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曹长青: 百年新闻自由梦──大陆新闻业远比美台港落后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曹长青

从名报人邵飘萍因报导新闻被北洋军阀杀害,到储安平在文革中被斗失踪,再到倍受中共摧残的徐铸成凄然而逝,中国的报人们过去百年追求新闻自由的历史,可谓充满血和泪。

追求,呐喊,奋斗,一百年过去了,今天中国大陆不仅仍无新闻自由,而且比当年腐败的清王朝控制得更严厉──近年「世界无疆界记者协会」的报告,中国大陆都被列为全球最没有新闻自由的前十名国家之一,而江泽民则被视为记者的敌人。据法国记者组织上个月的报告,自江泽民出任国家主席以来,有四十名大陆新闻记者被逮捕,其中有十人仍在狱中。

中国大陆的新闻业在世纪末的今天,不仅落后于西方和其他亚洲国家,甚至落后于本世纪初的自己。

■ 《光明日报》发行量还不如纽约地方小报

第一,横向比较上,中国大陆的报业落后于其他国家。例如以美国的报纸为例,据今年五月号美国新闻专业杂志《Brill"s Content》公布的最新数字,美国每天出版的报纸共有一千五百零九种。以美国目前两亿七千万人口的基数计算,等于每十八万人拥有一张日报。

据北京「中国记协」今年九月公布的数字,目前大陆共有报纸两千零五十三家。而去掉其中的各类周报、旬报等,实际上日报种类和美国差不多,在一千五百种左右。但中国大陆人口是十三亿,是美国的五倍,那就等于说,中国大陆人均拥有报纸种类的比例,只是美国的五分之一。

如果和台湾比较,大陆人均拥有报纸种类比例更低。台湾只有两千三百万人口,但报纸有三百六十种,等于平均每六万人就拥有一种报纸。人均拥有报纸比例是中国大陆的十倍。

而七百万人口的香港,则拥有报刊七百四十九种,等于每九千多人就拥有一份报刊,报刊密度居全球之冠。这还仅仅是报纸种类,在发行数量上,中国大陆的报纸更是无法和西方报纸相比。在美国,一千五百家日报中,多数报纸的发行量都超过十万份,主要大报的发行量都在百万份左右。如《纽约时报》,平时发行一百万份,星期天发行一百六十万份。美国的另一家大报《华盛顿邮报》平时发行八十万份,星期天发行一百四十万份。金融大报《华尔街日报》平日发行量就达一百五十万份。即使一些地方报纸,也都有很大的发行量,例如纽约的地方报纸《每日新闻报》,日发行量在八十万份,它的竞争对手《纽约新闻报》也达到每日六十万份。而中国大陆的报纸,虽然发行种类不算少,但很多报纸发行量很小。例如,全国性的大报《光明日报》,发行量只有二十万份。而被称为大陆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虽然由于中宣部三令五申,强行要求各级组织订阅,但发行量也只有一百万份左右。而且据邮局的统计,百分之九十五是公款订阅。

■ 一百年前中国人均拥有报纸是现在四倍

第二,纵向比较,中国大陆报业赶不上世纪初。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后,中国的报纸曾进入一个黄金时期,报纸达到五百多种。当时中国人口有四亿,文盲比例是百分之八十五,即能够识字看报的人仅有六千万,以这个数字计算,平均每十二万人就拥有一种报纸。今天中国大陆文盲比例是百分之十七,可以识字看报的人有十亿七千万。以现有的两千零五十三家报纸计算,平均每五十二万人拥有一种报纸。这个比例是近百年前中国人均拥有报纸的四分之一。

三十年代,张季鸾在上海办的《大公报》,曾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新闻奖,而在亚洲,只有日本的《读卖新闻》也得过这份殊荣。

■ 三十年代中国拥有英文报纸二十家

两个月前,英文《上海日报》创刊,加上原有的《中国日报》,中国大陆有了两家英文日报。

但在三十年代,仅仅上海一个城市,就有四家英文报纸。当时全国各地有英文报纸二十多家,是今天中国大陆的十倍。

据曾虚白主编的《中国新闻史》的统计资料,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百年间,中国的英文报刊达九十六种之多。而在中国共产党统治下,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大陆,才刚刚有了第二家英文日报,而第一家英文日报也是八十年代初才创刊的。

台湾虽只有两千多万人口,但却一直有两家英文日报,三个月前台湾又有了第三家英文日报《台北时报》。而且台湾不仅允许西方报纸在当地发行,而且《亚洲华尔街日报》、由《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合办的《国际先驱论坛报》等英文报纸还可以在台北当地印刷,使读者能更快得到外部信息。

而在中国大陆,不要说至今不允许任何西方大报在当地印刷,还对西方出版物百般设限,禁止发行。美国《时代》杂志获准在中国大陆有外宾的宾馆出售,但稍有中国政府不喜欢的内容,不是杂志被剪撕,就是当期杂志被禁。例如一个月前有期《时代》杂志刊载了对达赖喇嘛的采访,北京当局则将该期杂志全部查禁。

■ 中共的报纸是「假报纸」

第三,从内容上比,中国大陆的报纸则是「假报纸」。中国大陆的报纸虽然也是以新闻纸形式印刷、发行,也是采用新闻报导的写作格式,但它没有新闻报纸的灵魂独立性和真实性。虽然它的样子全部都像西方的报纸,但其实是一种「假报纸」,或者说是一种以报纸模样出现的宣传品。它很象美国的一种摔交角斗比赛,样子像在真打,真斗,拼摔得死去活来,但其实都是表演的,不是真格儿的。

在美国,报纸可以揭出「水门丑闻」导致总统下台;报纸还可详细报导总统的性丑闻,让他狼狈不堪。即使在台湾,今天报纸也可以骂李登辉,骂蒋介石,骂任何政府高官。

而中国大陆的报纸,不要说批评政府领导人,连人权、制度、外交等众多领域都不许自由评论,更不要说敢为政府取缔的法轮功说句公道话。当一种被称为「报纸」的出版物对政治、经济和制度等重大问题都不能独立发表意见,不能客观报导时,这样的出版物无法被称为现代意义上的「新闻纸」(newspaper)。

■ 煽情小报同时腐蚀记者和读者

第四,中国大陆的报纸越来越「小报化」。目前大陆的小报在种类和发行量上都占了三分之二市场,大有和党报分庭抗礼之势。这种现象既标志报纸在争取新闻自由,同时也增加了「小报化」倾向----追求煽情,耸人听闻,以讹传讹,弄虚作假----在愚弄读者的同时,也败坏著记者的口味,形成双向腐蚀。

大陆报纸中颇受读者欢迎的包括《羊城晚报》和《北京青年报》。但这两家被视为办得不错的报纸,仍表现出没有专业常识。例如,在中共驻南领馆被炸次日,这两家报纸都使用了新闻最忌讳的煽情语言。《羊城晚报》的头版通栏两行大标题是「炸我领馆,就是炸中国;中国人民愤怒了!」《北京青年报》的通栏大标题是「震惊,愤怒,抗议!」

新闻的基本常识是要用事实说话,不可以用形容词,更不可以使用狂热渲染情绪的通栏标题。例如,《纽约时报》几年前在报导纽约世贸大厦被炸事件时,使用的通栏两行大标题是「贸易中心被击中,怀疑是炸弹;五人丧生,上千人逃出冒浓烟的大厦」,完全是报导事实,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后来俄克拉荷马州政府大楼被炸,《纽约时报》的通栏三行大标题是「俄克拉荷马城发生汽车炸弹攻击;九层联邦大楼被毁;至少三十一人丧生,很多人失踪」。即使是面对肯尼迪总统被暗杀这样震惊整个美国以及世界的事件,《纽约时报》只是使用了这样的通栏三行大标题:「肯尼迪在达拉斯的车中被阻击手暗杀,约翰逊在飞机上宣誓继任」。也是仅仅报导事实,没有任何煽情成份。在一百多年前,当「泰坦尼克号」巨轮在大西洋上沉没,导致一千五百多人丧生的惨剧发生时,《纽约时报》的通栏四行大标题也仅是:「新客轮泰坦尼克号撞了冰山;船身在半夜时分下沉;女人已上救生艇;零点二十七分接到最后一个电讯」。这些都是多么重大的新闻事件,但在专业化的报纸上却找不到任何情感化的语言。
西方和中国大陆的报纸严格说来无法比较,因为一边是专业化的新闻报纸,一边是政府拥有、以宣传大于新闻为标准的「假报纸」。西方的报纸被称为三权分立之后的「第四权」,主要功能是批评政府,监督统治者。而中国大陆的报纸是极权之后的「第二权」,宗旨是维护共产党的统治,为皇帝编织新衣。两者功能南辕北辙,不可同日而语。

共产统治不结束,中国大陆就不会有真正的新闻自由。一百年前无数报人前赴后继追求的新闻自由梦,只有盼在下个世纪梦想成真。

——转自《不寐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