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鏡周刊》創辦人奧格施坦因生平談新聞自由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彭小明今年十一月,德國新聞界的一顆巨星隕落了。
德國新聞界最著名的出版家、新聞自由的抗爭者,明鏡周刊的新聞記者和總編輯奧格施坦因(Rudolf Augstein),罹患肺炎不治,於2002年11月在漢堡逝世。享年七十九歲。奧格施坦因生前被喻為抵抗暴風雨的民主保護者和二十世紀的世紀報人。他當年是有名的左派愛國人士,他和他的明鏡周刊Der Spiegel是聯邦德國新聞自由的道路開拓者和民主捍衛者。明鏡周刊也是中國新華社和參考消息引用德國新聞最多的刊物之一。
奧格施坦因十九歲就當上了漢諾威報的記者。1947年一月他創辦了明鏡周刊。1950年他的揭密文章揭露了甫立國祚的聯邦共和國第一宗貪汙醜聞:投票選擇波恩為首都的行賄案。1962年發生了又一宗重大案件,震撼了德國的政壇和新聞界。明鏡報道了北約的一次軍事演習,其中言及演習的武器裝備。當時的國防部長施特勞斯(歷任巴伐利亞州長,保守派政治家,曾多次訪問中國,拜訪毛澤東)認定奧格施坦因泄漏軍事機密,下令逮捕關押他和主編阿勒爾斯等七人。消息曝光以後,德國新聞界抗議蜂起,質疑民主和新聞自由何在,法制何在。經過三個月的法律訴訟,奧格施坦因據理抗爭,司法當局認定,演習使用哪些武器裝備並非機密,獲得無罪釋放,恢復名譽,反而令施特勞斯因在議會說謊,。壓制新聞自由而黯然下臺。
法西斯雖然倒臺,西方盟軍強制實行民主新政,德國憲法也堅定地認同人權(基本法第一條第一款)和民主。可是總理阿登納和國防部長施特勞斯等人還是痛恨新聞界對執政當局言行的監督和批評。他們實際上是想把奧格施坦因打成叛國者,關進監獄,殺雞儆猴。奧格施坦因的勝訴,為德國的新聞自由樹立了英勇的榜樣,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奧格施坦因對任何政黨不偏不倚。既敢批評聯盟黨立國強人阿登納,也敢抨擊社民黨大政治家舒馬赫。阿登納當政時期,頗露獨裁傾向,奧格施坦因以丹尼爾的筆名發表整整一百五十篇充滿嘲諷、不留情面的評論文章,鋒芒直指阿登納政府。直到這位偉人辭世前夕才與之達成和解。1972年他一度參選議員,進入聯邦議會。但三個月之後,他又自動退出議會講壇。他的新聞報道,集抗爭和諷刺於一身,筆鋒犀利,有時甚至令左右同事都感到心驚膽戰。但他不改初衷,旗幟鮮明。他的著作有一本名叫《耶穌-人之子》,表達他為揭露社會缺陷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心聲。立場堅定,表態鮮明是明鏡周刊的根本特征。他明確支持威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主張德國重新統一。他把一半的股權拱手轉讓給全體職工,完全不像一個企業家。直到生命的最後階段,他都為自己的刊物口授(因幾乎失明)撰稿;奧格施坦因一生桀傲不馴,鋒芒畢露。人們贊譽他是社會的守護人和警告人,是一位批評家和揭密者,是一名“紀念碑的摧毀者”。
現在的未亡人是奧格施坦因的第五任夫人,他則是五個子女的父親。在他病逝以後,德國各黨派的領導人都異口同聲地表示哀悼,贊譽他的新聞生涯。他在臨終前夕遷回漢堡市的寓所,成為漢堡市的榮譽公民,漢堡市為他的逝世下半旗致哀。
奧格施坦因的故事給我們中國人留下了很多的啟迪。
第一,紙上的民主靠不住。德國基本法寫明了新聞自由,可是政治權力可能會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來打擊之。
第二,知識界、新聞界要團結、勇敢,齊心反抗權力的壓制。
第三,司法要獨立,站穩人權和民主的立場。
說到泄露軍事機密,令人難忘的是魏京生的第一次判刑原因。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時,魏京生在對法新社記者談話中談到中國軍隊的出戰司令員是張愛萍將軍。於是法院抓住這一借口,將魏京生判刑十五年。平心而論,北約軍事演習,不論是單純訓練,還是戰略威懾,報道所用武器裝備,的確有可能令敵國或潛在敵國窺得北約武器的情報。但是德國司法當局仍然保護了新聞自由,無罪開釋了奧格施坦因。
魏京生的談話,僅僅言及將領姓名,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中國古代,兩軍對壘,每每與敵將互通姓名。現代戰爭,兩國宣戰,遣將出征,也不是機密。美軍遠征,朝鮮戰場司令麥克阿瑟,越南戰場司令麥克納馬拉,海灣戰爭司令施瓦茨科普福,阿富汗戰爭司令拉莫斯菲爾得,新聞上天天可見。戰役和布防的人員、裝備和時機等等才是機密。說到底,泄露軍機純是無稽之談,就是鄧小平不能容忍魏京生提出以民主為第五個現代化。憲法上有新聞自由,三中全會決議也談及民主,可是民主讓獨裁者礙手礙腳,於是就找借口,逮捕判刑,一判就是十五年。一個青年一輩子有幾個十五年?幸虧魏是幹部家庭出身,得免死罪。如果在毛的文革時代,魏必遭處死無疑。當時特別是北京人,了解西單民主墻言論的知識分子,人人心知肚明,鄧小平抓人判刑的真諦。可是沒有人出來反抗。於是八九年學生起來的時候,竟沒有人知道魏京生是何許人了。公檢法不過是黨中央的左右手,哪有自己的手自打耳光的道理。前後關押十九年後,魏被流放出國,國內青少年更加不知道有過這幺一個主張民主的人物了。
說到底,德國沒有一黨專制,所以奧格施坦因沒有冤死,反而成名,新聞自由天地更加開闊,統一功臣,科爾總理的醜聞也能揭露無遺;中國始終是一黨專制,所以魏京生囚禁半生,有家難回,人民的新聞自由和人權民主仍遙遙無期。閱讀奧格施坦因的生平故事,中國人能不感慨良多?
發稿:200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