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姑退兵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春秋時期,齊國攻打魯國,在郊外遇到一個婦人,一只手攜著一個孩子,另一只手抱著一個孩子在跑,齊國的士兵就去追她。那個婦人就把手裏抱著的小孩子丟掉了,帶攜著的孩子一同跑,士兵把那個婦人追到了,就問她:“你丟了手裏抱著的孩子,卻帶著攜著的孩子一同逃走,這是什麼緣故呢?”那個婦人就說:“剛才帶著走的,是我哥哥的兒子;拋棄了的是我自己的兒子,我看著這個情勢,是不能兩存的,所以寧可把我自己的兒子丟了。”齊國的將官聽了,就說:“哥哥的兒子和自己的兒子,哪一個比較親些呢?”那個婦人說:“對於自己的兒子,是一種私愛,對於哥哥的兒子,是一種公義。拋棄了自己的兒子,雖然心裏肉痛,可是從公義上說,還是這樣做是對的。”齊國的將官就把自己的軍隊約束住了,不再去攻打魯國,並且說:“魯國的一個女子,都如此深明大義,這般仁義的國家,哪裏可以去攻打他們呢?”於是就帶了兵回去。那婦人丟掉的自己的兒子也得以保全。魯公得知了這件事,就送給婦人許多禮物,並且送她一個名號,叫“義姑姊”。發稿:201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