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生財的名商白圭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白圭,名丹,戰國時期洛陽著名商人,相傳師從世外高人鬼谷子。白圭曾在魏國做官,後來到齊、秦,也是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漢書》稱他是經營貿易、發展工商的理論鼻祖。白圭為國理財,常從大處著眼,通觀全局,在經營上從不嫌棄小惠小利,也從不靠詭計進行欺詐。他將貨物流通與發展生產聯系起來,既能使經營生財,又使生產有利其發展,當某些商品積壓滯銷時,一些奸商坐待價格貶得更低再大量購進,而白圭卻用比別家高的價格來收購;等市場糧食匱乏時,奸商們囤積居奇,白圭卻以比別家低廉的價格及時銷售,滿足人民的需求。白圭的這種經營方法,既保證了自己能夠取得經營的主動權,獲得豐厚的利潤,又在客觀上調節了商品的供求和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農民、個體手工業者以及一般消費者的利益。
戰國時期的商業,尤其是以權貴富豪為對象的珠寶買賣利潤為最高,但是白圭選擇“下谷”等生活必需品來經營,面對的是廣大較清貧的平民百姓,因此白圭奉行薄利多銷的經營原則,不提高商品的價格,而是通過加快商品流通、擴大銷售的方法來獲取更多的利潤。白圭具有高超的把握時機的本領,他根據古代的歲星紀年法和五行的思想,運用天文學、氣象學的知識,總結出一套農業收成豐歉的規律,並遵循這個規律進行交易,豐年糧價低廉收購糧食,到歉年糧價上漲時出售,幫助人民度過災荒。這樣在輔民為民的同時,財富也成倍地增加,白圭稱自己的經商方法為“仁術”。
發稿:201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