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詩經》中的敬天思想(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靜遠(接上文)
在《詩經•周頌》中有許多贊頌、感恩之禱,周人相信敬虔的祈禱必蒙上帝垂聽。如贊頌上天的光輝普照,永恒無限:“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感恩上帝造就生命,生人、養人、佑人,賜人規範,趨避諸善諸惡之道,如:“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彜,好是懿德。”天立君師以佑民,立君以長之,立師以教之,以安定四方之民,如:“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意思是昊天有成命,文武兩王受之。上帝賜人五谷:“思文後稷,克配彼天。……貽我來牟,帝命率育。”意思是後稷有文德,能效法上天……上天賜給大小麥,上帝以此養百姓。又說,“其香始升,上帝居歆”,意思是後稷教人們制成食品後祭祀上帝,其香始升,而上帝悅納,言應之疾也。上帝賜人豐年:“於皇來牟,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意思是麥已將熟,則可以受上帝之明賜。而此明昭之上帝,又將賜我新畬以豐年也。
上天至公無私,賞善罰惡,報應昭然。天命有德,天討有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惟德動天,即惟有德之人,可以上動天心,天雖高遠,德無遠不到。如《詩經•小雅•天保》中說:“天保定爾,俾爾戩榖。罄無不宜,受天百祿。”意思是上天庇護你,降你福祿與太平。沒有什麼不如意,接受天賜數不清。“永言保之,思皇多祜。”意思是上天永言保佑,上帝多多賜福。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詩經•商頌》中說:“聖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於九圍。”意思是成湯勤勉修德,虔誠祈禱持之以恒,惟上帝是敬,帝命其治理九州。《詩經•周頌》中說:“燕及皇天,克昌厥後”,意思是文王之德感動上天,使其後代繁榮昌盛。
《詩經•大雅•抑》中說:“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指神之思想、境界高遠,常人所不能及。《詩經•大雅•瞻卬》中說:“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爾介狄,維予胥忘”,意思是上天為何責幽王?神明何不保佑他?因其姑息養奸不明察,還對賢臣恨相加,指出其行為不善自不祥。接下來說:“藐藐昊天,無不克鞏。無忝皇祖,式救爾後”,意思是惟天高遠,然其功用神明不測,一切世事能挽救。幽王只有改過自新,挽回天意,才能不辱沒先皇祖,救助其子孫。指出為政者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厲王、幽王時代,“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百川沸騰,山冢碎崩”(《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周人認為上天以災異譴告,是對時王和權臣失德敲響警鐘。要“敬慎威儀,以近有德”,“無縱詭隨,以謹醜厲”,即要註意禮節,接近有德之人,不要搞狡詐欺騙,警惕那些奸邪之人。
周人提出“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詩經•大雅•皇矣》)認為修己以敬,要像文王那樣修明德行,又常常自省,使其所作所為都合乎天命,就能獲福,即順應天命就是為已求福。“維天之命,於穆不已”,稱贊天命的美好。《詩經•周頌》中說:“敬之敬之,天維丕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意思是:“恭敬吧!上天如此明察,獲得天命不容易啊!不要以為上帝不知我們所為,要知道他的使者不斷來往於天庭,時刻的註視著你們呢!”《詩經•大雅•板》中說:“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遊衍。”意思是敬畏上天的威怒,不要貪逸享樂;敬畏上天的神明,不要肆意妄為,上天明察人的一切行為及善惡。“我其夙夜,畏天之威”,言必敬天之威,於是乃得安。《詩經•小雅•南山有臺》中說:“南山有臺,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稱贊君子的福德,要經世濟民,要愛民如子,德音不止。
《詩經》以其豐富的思想和藝術上的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形成的天地人大一統大和諧的思想文化體系,啟悟人們追求天人和合的境界。強調修德配命,自覺規範自己的道德行為,永遠要配合上天給人們的明命,明辨是非,擇善而從,才能獲得上天的護佑和賜福。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有著敬天畏天順天之傳統。然而當今中共卻破壞傳統文化,強制給人們灌輸無神論和鬥爭哲學,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更不尊重生命,妄想割裂人與天地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把人帶向墮落的深淵,迫害敢於說真話的人,使道德淪喪,必為天理所不容。天佑中華,天滅中共,現在中國大陸各種天災人禍現象頻繁出現,天警世人,把握時機,如今已有一億三千多萬中國人聲明退出中共的黨、團、隊組織,此舉順應天意,是為自己選擇了美好的未來。
發稿:2013年4月16日 更新:2013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