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微子:中共維護獨裁的第三個法寶和十六大的所謂“時代交替”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南微子【新生11月26日訊】中共獨裁者為了鞏固竊取到的國家權力,讓專制集權統治這具政治僵屍永遠壓住中國大陸,繼續奴役中國人民並伺機向外擴張,采取了一系列的反民主反人權措施,不惜以暴力阻止民眾的民主和人權籲求。其主要的三個法寶是:
⑴ 剝奪百姓言論、出版、新聞、通訊的自由
⑵ 剝奪百姓結社、集會、罷工的自由
⑶ 獨霸各級權力班子選舉過程中候選人的秘密產生
僅管幹盡了傷天害理的壞事,中共政權仍得以在大陸持續統治達半個世紀之久,便和這些反民主人權的法寶分不開。
前二項是對中國人基本人權的十分露骨的踐踏。第一項是為了愚民,剝奪中國人民對社會大事的知情權,把老百姓蒙在鼓裏,使之麻木不仁,甘願忍受中共的奴役,具有明顯的先期預防性質。獨裁者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都深知這是任何國家民主產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前提。第二項是為了破壞百姓間的聯合與團結,逃避“人民戰爭”,以達到對反對派各個擊破的卑鄙目的。
除此而外,中共之所以能長期直接控馭國家機器和社會管理,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就在於它還有第三個法寶,即自上而下牢牢地獨霸著各級各類權力班子選舉過程中候選人的秘密產生。
中共依賴其偽“憲法”中關於它是“領導力量”之荒謬規定,強迫中國大陸各種社會活動都要以它為核心來運轉。中國大陸不僅沒有多黨制競選和有效的輿論監督,而且政府各級各類選舉還非采用中共秘密決定後提出的候選人名單不可──自然地,選舉的結果絲毫不會損害中共的領導權力,很容易使當權者成為實際終身制下的不倒翁。另外,中共地方各級官吏還可以用異地為官來掩飾,而中央最高一級獨裁者,或一身兼職無數,或單握“軍委主席”垂簾聽政,都二十一世紀了還是延續了數千年的封建皇帝終身制。這種愚昧落後的封建體制下,一旦條件允許,就會出現武大郎開店的獨裁世襲,如象金日成父子那樣。中共近年來作的少許年齡限制也只影響槍桿子以外的非實權職位,只是掩人耳目的權宜之計,並不能根本改變這一趨勢。
中國大陸選舉過程擇定候選人是與中共平時的物色挑選緊密聯系著的。平時的物色是開始,選舉時列為候選人是完成。蘇共二十大以後,毛澤東最擔心死後下場和斯大林一樣,於是在國內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來清除大大小小的“赫魯曉夫”,甚至還把能否選拔出合乎“反修防修”要求的接班人作為考察各級幹部的績效標準──美其名曰“培養接班人”的口號,一時成為熱門話題。這個口號如果是學校和教育行政機關用來關心社會青少年一代,屬人才培養,無可非議。但掛在各級當權者的嘴上,則變成了由他們來指定接班人,就會衍生出一系列腐敗和罪惡,後患無窮。試略舉如下:
一,締定政權體制的性質是獨裁專制集權統治。
社會公仆由當權者選擇還是由民眾公平競選和選舉產生,是一國政體是專制還是民主的分水嶺。中共歷來講“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讓群眾“自己解放自己”,但到關鍵時刻,為保住權力就橫行霸道、越俎代庖,把群眾當阿鬥了。從指定接班人(即操控候選人)開始,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如此“梯隊培養”之做法,就其選擇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而言,根本還不如中國古代的科舉取士。這,也許就是中共政治腐敗、管理無能、行事無恥荒謬可笑超越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時代的癥結所在。
二,導致“公仆”標準從選賢選能變成任人唯親。
在各種利害關系的耦合下,當權者要靠新“當選”的一班人來擁戴和推舉,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是擁護者、貼心人,是穩妥可靠、唯唯諾諾、容易使喚的聽話者,甚至是巴結自己、能為自己擴展勢力提供好處的人。對此,一切正直有識之士必然避而遠之。此時“任人唯賢”、“德才兼備”都成為空話,而一定是任人唯親,排除異己,搞裙帶風也在所不惜。作為被指定者,他們自然對青睞自己的主子感恩戴德、投桃報李、阿諛奉承、絕對效忠,為主子及其親朋好友違法亂紀、洗劫中國大陸國庫大開方便之門。筆者回國時見到許多中共領導幹部離退以後仍然享受著規定以外的 津貼,這多是他們指定的“接班人”從“小金庫”內支付的。
三,權大於法、腐敗成風。
當權者指定接班人,勢必形成主子和奴才式的互為依靠。在所謂“一元化”領導下,主子和奴才自然狼狽為奸、膽大妄為,置國家法律於不顧,相互掩蓋和包庇;拉關系、走後門更是家常便飯。為壯大實力,不同人脈之間山頭林立,結黨營私,相互侵軋,爾虞我詐,以至官場腐敗,空前絕後。毛澤東本人曾寫過“反對自由主義”,說明此陋習中共早已有之。
四,政局的不穩定與當政者更新過程的僵化同在。
“當選”的“接班人”成了施政者之後,往往仍然受制於上級或幕後操縱者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典型的如胡耀邦、趙紫陽,稍有更張即被撤換取代,導致中國大陸政局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當政者一旦因主子喪命而可以自主,其權力又常常變成至高無上,使更新過程趨於僵化。狡詐如毛澤東,也未能物色好第二代。靠宮廷政變上臺的鄧小平,雖然先期移交了絕大部份權力甚至後來的“軍委主席”,但靠軍中老部下違法違憲的盲從愚忠,實際上仍在幕後操縱。他指定了江澤民,再指定胡錦濤,他的路線和影響到死後還繼續延伸,可比毛歷害多了。如果說毛澤東掌握了中共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30年,那麼鄧小平掌控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個世紀最初十年的第二個30年。這次十六大江“核心”留任“軍委主席”,胡總書記未來十年走的恐怕仍然是鄧小平路線。
十六大是中共的十六大,還是中共第三個法寶的延伸,按其固有的軌跡在蠕動。有西方自以為是的新聞媒體(如《紐約時報》等)宣布中共已出現了奇跡,有海內外中國人天真地寄希望於中共出現奇跡,能“與時俱進”地尊重中國人權、走向民主,都是不切實際的白日做夢,而且被中共翻譯到中共電視報紙上用以誤導本來就處於新聞封鎖中的中國大陸民眾。雖然中共獨裁統治的危機還在繼續積聚,但在西方綏靖主義者的縱容、部份無知無恥的海外華人的吹捧等因素作用下,其統治困難有時會出現衰減。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心不死,中共為維護一己私利,是不會去考慮中國國家利益而改邪歸正的。
有人為中共說項,故意拔高十六大為什麼“中共第三、四代接班”。這裏先要弄清楚什麼是“代”的標準。如果以中共最高當權者一任算一代,江、胡應是第六、七代了;顯然不對。要自成一個時代,得有和其他時代相區別的明顯特征。中國歷史上秦漢時代、盛唐時代、明清時代的稱呼皆因其與前後相繼的王朝炯然不同。毛澤東時代因其獨裁專制和封閉,搞封建“社會主義”;鄧小平獨裁專制不變,但經濟開放,讓太子黨們發財,向資本社會主義靠攏,各有特色。江、胡都是鄧小平指定的,江守著鄧的衣缽,並無什麼新的建樹;胡則還在未定之秋,稱“代”似乎都不夠格。我以為稱得上中共第三代的,至今尚未誕生。
再看十六大前一個星期就由紐約中文網絡多維替中共“選”出的九個政治局常委,江氏一脈占其大半,而最為關鍵的軍權根本還在江“核心”手中,即使胡欲有所動,也難有作為,怎麼稱得上順利“接班”?!
江澤民實在是乏善可陳,但偏有人擡出什麼“三個代表”、“大國外交”之類的空喊來炫耀。其實,所謂“三個代表”並無新意,而且與事實不符,可謂驢頭不對馬嘴。其外交低姿態也和前任無甚分別──唯一有不同的倒是江澤民賣國之慷慨似乎超過了毛、周、鄧:把俄羅斯強占去的160萬平方公裏的北方領土正式放棄,簽字劃押,認同簽署;這比當年周恩來出賣給緬甸的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之間的土地要大許多,這倒可說是“一代勝過一代”了。
中國大陸要進步,就必須打破這種由中共獨家自上而下指定各級當權者“接班人”的做法;只有各黨派、政治組織公平競選、而後由民眾自己來選擇社會公仆之國家民主,才能真正在中國大陸做到政通人和,清除腐敗和汙濁。當然,這先要有言論、出版、新聞、通訊的自由和集會、結社、組織政黨的自由。所以打掉上述中共的三個法寶,是當務之急。不然的話,別說中共“十六大”,就是“六十大”也解決不了問題。
發稿:2002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