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歷史的足跡:日月潭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古時候,有一天,“咕嚕”兩聲,太陽和月亮忽然之間都不見了,天地一片漆黑,眼見萬物都快活不成了。大尖哥和水社姐這對年輕夫婦決定去幫大家把日月找回來。他們帶著除妖用的金剪刀和金斧頭,歷盡了千難萬險,來到一個深深的水潭邊。水潭裏忽明忽暗,原來是兩條大惡龍在裏面嬉戲。它們把太陽和月亮一吞一吐,玩得開心極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看得滿腔憤怒:你們倒好!可不管人們的死活了!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同時將金斧頭和金剪刀朝潭裏一仍,“嘩”的一聲巨響,潭中激起千層浪,兩條惡龍掙紮了一下,直挺挺得死在了潭底。

惡龍是死了,但太陽和月亮還沈在潭底,怎麼辦呢?大尖哥和水社姐跳下潭,吃下惡龍的眼珠,剎那間,他們兩個都變得像山一般高大。他們每人拔起一棵幾十丈高的大棕櫚樹,將太陽和月亮托上了山。從此,這個潭就被稱為了日月潭。大尖哥和水社姐變成了潭邊的兩座雄偉的大山----大尖山和水社山,永永遠遠守護著日月潭。
……

日月潭昔稱水沙連,因潭景霧薄如沙,水波漣漣而得名,地處臺灣中部的南投縣魚池鄉,西鄰頭社盆地,東有水社大尖山,水色盈盈、風光天成。潭畔為邵族原住民的祖居地,漢人來到後,因湖為光華島所隔,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輪,乃改名日月潭。

日月潭滿水位時,海拔近748.5公尺,面積8.3平方公裏;浩瀚的水域,襯倚著翠巒疊嶂,晴天時,如鏡的湖水倒映著青山綠樹,氣勢不凡;風雨如晦的日子裏,嵐霧籠罩湖面,渲染出煙波浩渺的迷蒙,無論四季晨昏皆具韻味,以“雙潭秋月”而名列臺灣八景。

日月潭本是一個天然盆地,在埔裏盆地群中,是海拔最高的一個,也是唯一有蓄水的一處。乘船遊湖是賞湖景的最佳選擇,水色山光寧靜致遠,和文物廟、孔雀園、大竹湖、德化社、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涵碧樓等名勝相得益彰,增添不少人文掌故。

為了修建水庫,引濁水溪註入日月潭,由於取水口武界的水位高於日月潭,出水時便會形成40公尺高的水柱,稱為日月湧泉。水柱每24小時噴水一次,澎湃壯觀,能攝取遊人驚異的目光。

玄奘寺落成於公元1965年,除釋迦牟尼佛以外,三樓還供奉著玄奘法師的舍利子。廟庭下方的巨幅浮雕,描繪著大師西行取經的路線。全廟建構素雅,莊重悠然,只有暮鼓晨鐘偶爾穿透寂靜。

日月潭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長滿綠樹的山,而湖水又靜靜的,藍藍的,像一面鏡子,周圍的山色倒映在湖裏。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裏的景色也不一樣,變來變去,就像傳說中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