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歷史的足跡:懸空寺——絕壁上的危樓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懸空寺位於北嶽恒山腳下的金龍峽,距大同市約80公裏,據說是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這裏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金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或者說像是粘貼的懸崖上似的,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擡頭望上去,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數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撐住。那大片的赭黃色巖石,好像微微向前傾斜,瞬間就要塌下一似的。俗語說:“平地起高樓”,可是,懸空寺卻反其道而行之,懸空建在這絕壁之上。雖然懸空寺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一棟[危樓],但出於好奇和“探險”的沖動,誰都願意鼓起勇氣踏上寺門。

過了佛堂前面的平臺後,踏上那連接殿宇之間的棧道,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提起腳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好像走在剛結了冰的河面那樣,生怕腳重,寺塌下來,自己做了“空中飛人”;然而,腳板底下的木板雖然吱吱作聲,而貼在巖石上的樓臺,卻巋然不動……

“鐵扁擔”把樓閣橫空架起

來到三官殿,才叫人松了一口氣。這是全寺兩座最大的建築物,大殿的後面挖了很多石窟,變成了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特有建築形式。原來,當年的建築者,就已經懂得向巖壁要空間的道理了。

側身探頭向外仰望,但見淩空的棧道只有數條立木和橫木支撐著。這些橫木梁又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進巖石裏去的。據說,木梁用桐油浸過,所以不怕被白蟻咬,還有防腐作用。這不正是修築棧道的“古方”嗎?看來,懸空寺就是用類似築棧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閣樓的底座便鋪設在許多鐵扁擔上。

其實,懸空寺之所以能夠懸空,除了藉助“鐵扁擔”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些立木,每條柱的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以保證能把整座懸空寺支撐起來。據說,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它的支撐作用,如果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暴雨成災只好建寺在懸崖

但是,除了因地制宜之外,到底還有其它什麼緣故要把懸空寺建在這千尺峭壁上呢?原來,以前這裏是南去五臺、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懸空寺建在這裏,可以方便來往的信徒進香。其次,渾河河水從寺前山腳下流過,常常暴雨成災,河水泛濫,人們認為有金龍作崇,便想到建浮屠來鎮壓,於是就在這百丈懸崖上懸空修建了寺院。

大風烈日無損於懸空寺

別輕看這殿宇小巧玲瓏,內裏卻大有乾坤。沿著窄小的樓梯直上,沒想到還有一間半石窟式的佛堂,雖然佛像在微弱的光線下,顯得有些殘舊,但它那莊嚴的神態,卻仍令信徒們感到“有佛而心定”。

這裏的山勢好像一口掛起來的鍋一樣,中間凹了進去,而懸空寺恰好建在鍋底。這種有利的位置,使得塞外凜烈的大風不能吹襲懸空寺。此外,寺院前面的山峰又起了遮擋烈日的作用。據說,在夏天的時候,每天只有3個小時的陽光照射懸空寺,難怪它能夠歷經了千多年風雨甚至地震,迄今仍然牢牢地緊貼在峭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