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華夏文明:中國古建築(一)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引子

中國古代學術無不以“究天人之際”為其宗旨,正是華夏思維方式中天人合一整體思維的體現。《周易·系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這裏闡明了《周易》的宇宙發生論。這一原初的太極,是“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的多樣世界的最終根源。也就是說,天人原本就是一個整體。

中國古建築中的陰陽相和

中國古建築以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陰陽合德的和諧美著稱於世。《周易》在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同時,還強調陰陽兩者的“相和”。《周易》一書中大量運用了如“中和”,“中正”,“時中”,“正中”,“行中”,“保合大和”等範疇概念。以此樸素辯證法來審視藝術,就要既有陰柔陽剛美的側重,還要兩者和諧,所以傳統藝術唯有含剛蘊柔,寓剛於柔,方算妙品。葉朗先生在談到《周易》對中國古典美學的影響時,特別強調了陰陽相和的優秀傳統,他在《中國美學史大綱》中說: “在西方美學中,崇高和美是對立的。美是內容與形式和諧的統一,崇高則是理性內容壓倒和沖破感性形式,中國古典美學的壯美,卻並不破壞感性形式的和諧,它仍然是美的一種,是陽剛之美。它和優美(陰柔之美)並不那麼絕對對立,也並不互相隔絕。相反,它們常常互相連接,互相滲透,融合成統一的藝術形象。”

由此,我國古代優秀藝術作品的陽剛之象,不僅要雄偉,勁健,而且同時要表現出內在的韻味。柔美的形象不僅要秀麗,婉約,也要同時表現出內在的骨力。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亦如此,一些著名建築實例常常於雄偉壯麗之中包蘊著柔和與秀麗,達到陰陽的兼備與溶和。這一審美特征,與西方古代建築對陽剛的強調與誇張,對崇高理念的追求,適成對比。

古建築的陰陽合德觀念

在布局設計和環境意識上,中國古建築表現了較強的陰陽合德的觀念。“庭院深深深幾許”,南唐詩人馮延巳的這一名句,常常被用來形容中國傳統建築的延綿無盡。庭院一般是指前後建築與兩邊廊廡或墻相圍成的一塊空間,這裏建築的實體,主陽,庭院為虛,主陰,這一虛一實組合而成的“前庭”和“後院”,按中軸線有序連續的推進,大大增強了傳統建築陰陽合德的藝術魅力。北京的故宮、山東曲阜的孔廟等建築集群之所以會打動千千萬萬個旅遊觀賞者,其主要原因恐怕亦在於此。要是單個地孤立地去觀賞這些群體中的主要殿堂,它們的基本造型變化不大,不能反映出古建築藝術的絢麗多彩,然而一旦將它們用圍廊、門樓、亭閣、隔墻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虛實相濟的建築群,其感染力便會成倍增長,這一布局特點,在我國建築文化的發端階段就已顯示露端倪。就是在秦漢時期主要表現陽剛之美的建築中,也不是完全不註意室外空間的組合,像秦阿房宮,也不是實體一塊的建築單體,而是以殿、樓、閣,以及諸多架空間道、復道聯絡組合而成的龐大建築群,在它的陽剛之美中,也透出絲絲的秀美。

庭院的妙用

虛空透亮的庭院是我國古建築室內使用部分有機的延伸和補充,是人工構築的房屋與外在自然之間不可缺少的中介。一般而言,傳統建築的主要部分,如廳堂之類,均圍繞著庭院布置,透過虛空的門窗或開敞的軒廊,建築的室內外空間能自由地流通。按照傳統的室內為陰,室外為陽的觀念,這種內外流通又代表著另一種形式的陰陽變化和協調。《周易·系辭上》云:“是故閡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絕謂之通。”這陰陽乾坤的變動和流通,是中國傳統建築哲學的一個重要觀念,它要求房屋的室內室外,也就是人力和自然的協調和融洽,實際上是我國古典哲學中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築藝術中的具體應用。隨著山水詩文的興起,魏晉以降,人們對自然的審美意識有了較大的提高,宅旁屋後的私家園林也發展甚快,在普通建築庭院中植樹栽花,點石立峰可說是蔚然成風。於是便出現了山池院、山亭院、後花園等充滿自然氣息的庭院。就是較為規正嚴謹的院子,如唐代的回廊院,明清的四合院等,主人也多數在其一隅植木數株,在廊前花臺中蒔花幾許,盡量使這些與建築室內空間休戚相關的空庭更充滿生氣。由於傳統建築不求向高處發展,而是親近著大地橫向鋪開。所以庭院中灌木喬木的枝葉常聳出墻來,其意在便幹房屋周圍的環境互相呼應。綜觀留存至今的古建築,無論是尋常人家的一方小宅,抑或是官家的衙署堂館,其墻垣屋頂多少均能掩映在相鄰庭院中的綠樹濃蔭之下,人們只要步下臺階,走出廊房,便可感知花開花落、葉青葉黃的四季更叠。這種建築與自然,室內與室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傳統風格,正是由乾坤互變、陰陽相通的思想所使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