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剝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我們曾經妖魔化過貨幣,認為那是罪惡的根源,提出要取消貨幣,甚至有的地方已經實踐過了,但被實踐證明是愚蠢的。我們今天還在妖魔化剝削,一個真誠、善良的左派,之所以痛恨資本主義,最根本原於痛恨那裏存在赤裸裸的剝削,而就是民主派人士,也在小心翼翼地回避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但剝削真是罪惡的根源嗎?事實上,我們混淆了,或者說我們顛倒了“剝削的關系”與“剝削的程度”到底哪個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我認為存在“剝削的關系”並不是罪惡的根源,也就是說如果資本主義(也包括封建主義以及一切社會制度)被取代,並不是因為存在剝削,而是剝削的程度到了一定的極限。
就象空氣中存在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是必要的,至少也是無害的,真正有害的,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到了一定的極限。
普通的工人其實很少會對存在剝削本身感到痛恨或不滿,他們的不滿,事實上往往是對剝削的程度感到痛恨或不滿,如工時太長,工資太低等等,而對剝削制度的存在感到痛恨或不滿,是被革命者和革命理論家人為地挑起來的(許多人也是真誠的)——當然今天相信他們的人越來越少了,有一項調查頗能說明問題:讓人最大痛苦的社會問題是——失業!如果按照革命理論的邏輯,失業了,不是不被剝削了嗎?為什麼還會痛苦呢?而且還是排在第一位的痛苦!在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學生拼命學習的目的大多是為了能進一個大的公司(去被剝削?),是否有些不合情理?在左派同志看來,在那些滿腔熱血想為全人類消滅壓迫,消滅剝削的志士(如格瓦拉)看來,有這麼多人不“覺悟”是否會感到心灰意冷?所以“剝削的程度”的極限(二氧化碳濃度的極限),才是罪惡的根源!才是一切革命(進步的和反動的)的根本原因!這個意義在於:一切以“消滅剝削”為目的主義,理想,不但已在實踐上證明是失敗的,而且在理論上,在最純理想的情況下,也完全是沒有意義的!不可能實現的!資本主義不是最完美的,終有一天是會被替代的,但替代他的,肯定不是我們在1978年以前認真實行過的那種制度,真誠相信過的那種主義!替代它的,仍將是一種剝削制度,也許剝削的程度更低一點,更合理公平一點,我們不知道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形式(也許會在二、三百年之後出現),但可以肯定,它與我們今天的共產主義沒有一點的相似之處,一點也沒有!那麼今天我們相信的、實行過的制度、主義在歷史的長河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呢?我們知道在資本主義的初級階段,由於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完善,存在嚴重的不公平,又由於資本的積累階段,必然存在“剝削的程度”的極限化,一些先進的國家,內部較少矛盾的國家,民主基礎較好(相當程度地減少了剝削的程度),“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能順利地過渡到資本主義,而另外的一些國家,就沒有如此順利了,復辟了封建制度,以一種變異的方式,種種跡象表明:我們很難相信那種制度是比資本主義先進的,只能認為與封建制度有更多的相似性:如北朝鮮赤裸裸的世襲制;沒有一個那種制度國家所例外的個人崇拜;不約而同的自由程度不如資本主義(自由程度的增加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的戶口制度甚至回到了封建社會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不是註重計劃嗎?但我們驚訝的發現:我們真正需要計劃的東西,反不如資本主義國家“計劃”的成功!如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73%的日本,能有效的防止森林的砍伐,制造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居然要從森林面積只占國土面積12%的中國進口!而我們所自豪的:“人人平等當家作主,共同富裕”不是共產主義理想的特點,而是整個人類的理想,否則就是貶低了相當部分人類的良知,只不過信仰資本主義的人相信應該用法律制度去追求,信仰共產主義的人註重以思想政治去實現。信仰資本主義的人相信“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信仰共產主義的人註重“同時富裕”。所以無論從實踐上還是理論上都看不出進步何在!今天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裏,已經不再存在如《資本論》裏描述的那種程度的剝削,因而也就不再存在推翻資本主義的民意環境,而經過“撥亂反正”,今天的中國又回到了這個十字路口,能否順利的過渡,而不再回到那種變異的封建制度,今天十分關鍵。
(轉載大紀元)
發稿:2000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