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誰是社會穩定的最大隱患?--從漢武帝的治國之道說起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京東山人

自古以來,對於從政者來說,都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把社會和政權穩定的隱患歸結為暴民造反和刁民搗亂。當然外夷威脅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隱患。

但是,前段時間到西安一遊,遊覽漢武帝的茂陵前,再看一看漢武帝和愛將衛青、霍去病的生平事跡。一下子覺得,過去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執政者)的認識實在有偏差。

站在茂陵下,筆者想,對社會穩定構成最大威脅的絕不是生活在下層的“給點陽光就燦爛”的知識分子,也不是“夠吃夠喝就認命”的廣大勞動人民。而是所謂的政權核心層,即現政權的中堅力量。

一是既得利益集團,二是貪官集團,三是權力門閥集團。這三大集團都來源於政權的上層,是政權的中堅力量也是最保守的力量。正是這三大集團的存在和相互影響,以及它產生的巨大保守力量,極大地妨礙了政權變革的步伐,構成社會穩定的巨大隱患。

在維系社會穩定,維持中華民族長治久安方面,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制方面,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居功至偉,無人能出其右。

他廣開邊境,增設了二十八郡,把漢王朝的版圖擴大一倍以上。尤其是在任期內,一舉摧毀了草原部落匈奴的戰鬥力。使之分化為兩部分,北匈奴遁逃歐洲,加速了羅馬帝國的快速消亡。南匈奴歸屬漢朝,此舉使中原地區幾百年免遭草原部落的騷擾。應該說,草原部落作為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驕子,是無法戰勝的,但漢武帝把他們打垮了,這堪稱農業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跡。

漢武帝為什麼能實現這樣的偉略,關鍵就是他動用鐵腕打擊了三股勢力,一是對中央政權有威脅的藩王集團。在漢武帝時期,藩王勢力還相當強大,有的封國“連城數十,地方千裏”,漢武帝采取了”推恩”辦法,把原來只有長子襲爵的諸王國,改為可以分封其他子弟做候國。這些候國不再受原王國管轄,而直接由各地的郡管轄。如此一來,各個王國越分越細,勢力越來越弱。

二是漢武帝嚴厲打擊商人集團,通過搞國有經濟,提高國家財政收入。主要舉措有三項:一是鹽鐵專營;二是征收商人財產稅;三是平均運輸,對運輸和貿易實行官營。這在當時的歷時條件下,是一大進步,為國家積蓄了大量的財力,以應付對匈奴作戰的龐大開支。

三是漢武帝對權力門閥集團采取的是削弱的手段。在漢武帝時,朝中大臣幾乎都是功臣或功臣後代,而一般官吏也多出身於豪門權勢之家。這些權力門閥集團,具有很大勢力,子弟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漢武帝通過辦太學來選拔能臣,通過賢良策試,從地方選拔人才。在提拔官員方面,也策重提拔一般地主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這樣,就大大削弱了權力門閥的勢力。

可以說,正是因為漢武帝采取這幾種手段,鞏固了集權模式,而同時,因為大大削弱了藩國和權力門閥的力量,使中央政令暢通,國家可以積蓄力量集中精力打擊外敵。在世界歷史上寫下了農業民族成功擊敗草原部落的光輝一頁。

說這麼多,怎麼扯得上既得利益集團、貪官集團、權力門閥集團是社會穩定的最大隱患呢?

這是因為,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威脅因素,一是來自外部,既外敵的入侵。而如何對待外敵入侵和騷擾主要取決於最高權力中樞。在是戰鬥還是妥協的較量過程中,往往取決於既得利益集團和權力門閥集團的立場。

漢人政權面對外敵,基本上只有漢武帝和唐太祖兩人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而晉代、宋代面對遊牧部落的挑釁基本上采取投降妥協的辦法。為什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最高統治者不能左右當時既得利益集團和權力門閥集團的意見,因為這兩大集團在對外政策上往往采取投降策略。

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第二不穩定因素來自國內,主要是老百姓的反叛。而百姓起義的直接誘因就是社會矛盾激化,官吏對百姓的盤剝令人難堪重負。所謂“官逼民反”,“民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是顛撲不破的歷史鐵律。

而造成官逼民反狀況的,一是由於既得利益集團的貪婪,在政策上對下層人民進行殘酷壓榨和剝削,而對於減輕老百姓負擔的種種改革措施持反對態度,這一集團歷來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二是權力門閥集團作為一種門閥人才制度的受益者,在天下英才進入權力中樞的進程中,具有巨大阻力。同時他們自己具有較為獨立的利益目標,在經濟上往往產生相當大的壟斷集團,要麼擁有相當數量的土地,使土地兼並嚴重,要麼在商業方面獨霸一方。這使得整個社會的中層對該集團有敵對情緒。一個權力門閥勢力猖獗的政權是不可能長期穩定的。而這一集團往往以盛產低劣的貪官和庸官為聞名於史。貪官集團是社會不穩定的最大隱患。由於這一集團的貪婪和低劣,往往直接激化社會矛盾。

反觀今日之中國,大的權力門閥現象基本上消失了,但小的權力門閥還是存在的,有的直接與貪官掛鉤,有的直接參與權錢交易,社會影響相當壞。這類人主要是高級幹部的家屬利用父兄關系和影響,進行權錢交易。另外,由於私有資本的興起,私人資本與權貴掛鉤,已形成新的勢力,對社會穩定也造成一定危害。

在改革深化到今天的地步,既得利益集團在政治上的保守性和制定政策方面的傾向性已表露無遺,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如何分化既得利益集團,是進一步改革和緩解社會矛盾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貪官集團的成分很復雜,不乏精英分子,更不少低劣分子。打擊貪官集團是維護社會和國家穩定的當務之急,也是重中之重。但鏟除貪官集團的同時,更要註意貪官集團的背後勢力。註意標本兼治。

要獲得社會的長治久安,把社會矛盾控制在較小範圍內。要適當加快民主化進程,這個含義,一是擴大權力中樞的選才範圍,不能讓太多的利益集團代表和權力門閥集團代表入駐中樞。二是,通過民主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懲貪和防貪的工程中來。當然這是一個漸進過程。

http://www.DZZK.net/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