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 雅 量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雅量,說的是待人接物,寬容大度。《南史》記劉沈被人認鞋事,較為典型。劉凝之被人認所著鞋,就給了他。此人後得所失鞋,把劉的送還,劉不肯再要。沈麟士也被鄰人認所著鞋,麟士笑說:“是您的鞋嗎?”就給了他。鄰人後得所失鞋,把沈的送還。麟士說:“不是您的鞋嗎?”笑著接受。為人處世,當如麟士,不當如凝之。
有人說,“唾面自幹”,也是雅量。不!唐朝婁師德溫恭謹慎,勸其弟勿與人爭。他的弟弟說:“今後人家唾我面,我自家拭掉就是。”師德說:“大凡人家唾你面,一定是生你的氣的緣故。拭了,是逆其心。”恐怕人家再有動作,不拭,是小心自衛而已。
今人在公車上讓座,有的為了受讓者未道謝,以後就不再讓;又兩人市上相遇,或難免磕碰,或一言不合,就惡語相向,爭吵不休;都是缺乏雅量的表現。
From <<新民晚報>>
發稿:2001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