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 半份年夜餐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我在廣東中山市開飯店的時候,看見許多打工人過年不回家,就在大年三十晚上推出“年夜餐”,每份十樣菜,都是當地過年愛吃的。打工人很喜歡,他們說,吃年夜餐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除夕晚,一直到夜裏十一點,顧客才散盡。我去關門,卻聽見門外有人在問:“還有年夜餐嗎?”我說:“有,請進。”進來的是一家子,一對中年夫妻,一位老人,一個孩子。我好奇地問:“你們怎麼攜老帶幼出來打工?”男人淡淡地說:“無家可歸了。”又很不自在地問:“我們……只要半份年夜餐,可以嗎?”我說可以,就叫服務員阿紅端五樣菜出來。菜雖然少,這一家卻圍成一團,吃得津津有味。
想不到,第二年的年三十晚上,也是十一點鐘,這一家人又來了,照樣只買半份年夜餐。阿紅問中年男人:“你怎麼只買半份年夜餐?”男人沈默不語,過了片刻,女人才替他回答:“我們欠了很多債,連房子都賣掉了。”我深深體會到這一家老小的艱難,就悄悄叫阿紅給他們整份年夜餐,阿紅馬上給他們加了五樣菜。女人惶恐地說:“我們沒有這麼多錢呀。”我高聲說:“後面五碗是送給你們吃的。”
當這一家人走後,我們卻吃驚地發現,桌子上的十碗菜,前五碗吃得一點不剩,後五碗卻原封不動。阿紅問:“怎麼會這樣?”我說:“我們真蠢,傷了這家人的自尊心。”我由衷地敬佩這家人,希望以後還能夠看見他們。
誰知,從此以後,那家人再也不來吃年夜餐了。我曾把這件事告訴別的打工的顧客,他們都對這家人表示欽佩。
一年又一年,直到第六年的年三十晚上,十一點鐘,門口又響起了那熟悉的聲音:“還有年夜餐嗎?”我激動地說:“有,快請進!”千真萬確,進來的是那一家四口人,老人更老了,小孩卻長大了,唯有那對夫妻好像變化不大。我把他們引向8號桌說:“這是你們六年前坐過的桌子。”他們一家人坐下後,知道這件事的顧客們都圍過來,問他們這六年幹什麼去了。男人說:“這六年東奔西走,天天掙錢還債,現在總算還清債務了。六年來,無論走到哪裏,我都忘不了在中山吃過的年夜餐,今天是特意從北京趕來的,再吃一回。這回要吃整份的!”“好咧,年夜餐,一整份。”我親自端出十樣菜,擺在8號桌上。中年夫妻招呼大家一塊吃,並把筷子一雙雙發到每個人手裏。大家都毫不推辭地接了筷子,挨到桌旁,或站或坐,圍成一團,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吃著吃著,有人就流下了眼淚。
From <<新民晚報>>
發稿:200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