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那些神奇植物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苦樂“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臘日宣詔幸上苑》)或許您不知道這首詩的出處,但卻一定聽說過武則天詔令百花在臘月同開的奇聞。當然,不少人可能會對此嗤之以鼻,但如果我們結合歷史與現實就不難發現,那些看似最平常不過的花花草草裏,也藏著不少神奇而有趣的故事。
植物的超能力
堯帝在位之時,有一種很守時的草,名為蓂莢。據說,每月初一至十五,蓂莢會每日長一片葉子,而到了十六日及月末,又會每日落一片葉子。當時的人們憑藉著它的葉子數量就可以推算日期,所以又叫它歷莢。“蓂莢,一名歷莢,夾階而生,一日生一葉,從朔而生,望而止,十六日,日落一葉;若月小,則一葉萎而不落。堯時生階。”(《宋書》)
還有一種與歷莢同時代的植物則更為神奇,它叫屈軼,“堯時有草生於庭,佞人入朝,此草則屈而指之,名曰屈軼。”(《夜船明》)當有奸佞小人來朝見,這顆草就會彎曲它的葉子指向他,協助堯帝辨別忠奸。
有的人可能會說,一株小草哪有這樣的本事,簡直是無稽之談。可是,一個現代人的科學實驗卻證實了植物的這種“超能力”。那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測謊儀研究和應用專家巴克斯特和他的牛舌蘭花的故事。
1966年2月2日早晨,當巴克斯特正在給一盆牛舌蘭花澆水時,突然靈機一動,想用測謊設備測量牛舌蘭葉子的電阻變化。結果,牛舌蘭葉子竟然畫出了一條曲線,這條曲線和人在高興時的反應曲線相似,而且持續了大約1分鐘。巴克斯特非常震驚,然後他又想要用火燒一下連接在測謊儀的電極之間的葉子,看看有什麼變化。這個想法一產生,在記錄圖紙的13分55秒處,測謊儀的電子筆立馬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電子筆迅速地飆到圖紙的頂端,畫出的曲線與人在恐懼時反應出的曲線相似。
這個實驗的結果表明,植物不僅和人類一樣具有思想感情,而且還有洞察人心的超能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那些古籍記載的神奇植物或許就不只是古人們的想象那麼簡單了吧。
有感情的紫荊樹
巴克斯特確實了不起,可是他並不是第一個告訴我們植物是有感情的人,而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似乎早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在漢成帝時有田真兄弟3人,雖家財萬貫,卻非常不和睦。有一天,兄弟們商量著要把家產平分了,只有堂前一顆紫荊樹難以分割,於是就決定把它砍成3份。商量已畢,就等著明天行動了。
可誰知,當天晚上這顆紫荊樹枝葉就枯萎了,它的根莖焦悴,像是被火燒過了一樣。兄弟們看到了都大驚失色。田真感嘆,連紫荊樹都懂得手足之情,聽到要分開,馬上就枯萎了,我們都不如這樹啊。兄弟們感到非常慚愧,便都放棄了分家的想法。而這棵樹竟然應聲而活,葉子重新變得青翠茂盛。而三兄弟也因為有感於此事,都放下了私心,變得非常和睦,後來還成了遠近聞名的純孝之家。
能知興替的檜樹
山東曲阜孔廟有一株檜樹更是了不得,傳說它是孔子親手栽種的,它不但經歷了多次死而復生,人們發現,它的一枯一榮間竟然還藏著朝代興替的秘密。
這株檜樹經歷了周、秦、漢、晉千百余年,直到晉懷帝永嘉三年時枯萎。這一枯,就枯了309年。到了隋恭帝義寧元年再次復生,復生51。到了唐高宗幹封3年再次枯萎,又枯了374年。然後到了宋仁宗康定元年檜樹再次復生。至金宣宗貞佑三年,樹木不幸毀於戰火,枝葉俱焚,僅存其樹幹。又過了81年,元世祖三十一年再次復生。到了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檜樹長出了新枝,極茂盛,但是到了建文帝四年再次枯萎。
晉懷帝三年,檜樹枯萎,此時離西晉滅亡已經不到10年,東晉之後便開啟了戰亂不斷的南北朝時期,等到了隋恭帝時期檜樹復活,此時正是秦王李世民開疆拓土之時,這位聖主如何英明自不必多言。而後,檜樹又在宋仁宗、元世祖、和明太祖之時復活過。“孔氏子孫恒視其檜樹的榮枯,以占世運焉。”(《陶庵夢憶》)孔家的後人就以檜樹的榮枯,來判斷世間的興替。
中國古人講,萬物有靈。看了以上這些神奇的植物,您是否對生命的形式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了呢?而那些古籍中所記載的各種各樣的神奇植物,或許才是我們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真正的現實。
發稿:2025年1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