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憑 行政腐敗的土壤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12月16日訊】文憑是一種受教育程度的鑒定,然而假文憑的猖狂流行,擾亂了正常的人才流通渠道和秩序,給社會造成了嚴重危害,將假文憑這一醜惡現象徹底清除勢在必行。到底是什麼人構成了如此巨大的假文憑買方市場?持假文憑者的自釋
記者頗費周折才找到了一位持有假文憑並願意接受采訪者,談及他當初為何買假文憑時,他道出了實底,就是為了找工作,雖說文憑不重要,但找工作時,它太重要了,它是一塊敲門磚,如果沒有文憑你就不容易找到工作。因此他進修了日語,然後花了120元在黃莊附近買了××外國語學院的假本科文憑。假文憑使他不久就找到了工作。他還還告訴記者,在他們公司有1/3的人持的是假文憑,包括經理層,有人持的還是研究生文憑。
用人單位為持假文憑者保密
某公司人事部經理辯解道:對假文憑,公司的態度是保密,因為這些持有假文憑的員工能力都很強,有的已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如果公司讓他們持假文憑一事大白天下,以情而論對員工不好,他們還年輕,再說輕易開除他們,對公司的損失很大。文憑不過是敲門磚,只要有工作能力,通過長時間的接觸,覺得人品質好,假文憑的事就會從從記憶中消失。
“持假文憑的人是嚴重違法?”記者提問道。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有人持假文憑是為買官提供外部包裝,對這種人希望國家要嚴厲打擊,把他們清出來,讓真相大白天下;還有一些人因窮苦出身,他們最單純的目的是為了找工作,找到工作主要是憑自己的能力立足,如果沒有能力,假文憑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文不值的白紙一張。”這位人事部經理辯解道。
行政腐敗的土壤
當記者要結束這次對假文憑的暗訪活動時,來自記者家鄉的一個朋友來電話說,陜西××縣的幹部檔案有水分。這位朋友詳細地談道,他認識的一個人初中還未畢業,竟搖身一變成了幹部,現在××縣任法制辦主任;還有一位縣人事局編制辦主任的老婆,原是縣城中學的老師,到西北政法學院進修還不到一年就進了法院工作當書記員;某縣的一個縣委書記,本是一個初中畢業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經濟學碩士……弄一個假文憑就像吃頓飯一樣簡單。這些人在辦理檔案關系時,手持的都是假文憑。
假文憑現象滲透到了國家公務人員當中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從一定意義上講這也是產生行政腐敗的土壤。
發稿:2001年12月14日
更新:2001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