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黄洪:寻找香港的生命力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黄洪

【新生1月5日讯】二○○二年刚刚过去。不少人认为在刚过去的一年,香港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而是失去了方向、自信和朝气,失去了生命力。我认为香港其实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只待我们寻找发现。

在五十年代、七十年代,香港面对过更恶劣的经济困境,但当年香港人的信心并没有动摇。面对火灾、风灾,不少家庭灾后身无分文,但只要人健在,一切可以从头做起,一家人互相支持,咬紧牙关便可以撑下去。

香港人在回归前对于前途问题亦有剧烈的争论,意见虽不同,但仍希望建立共识,求同存异,设计出大家都接纳的方案。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人民与政府之间并没有信任,政府将市民反对的意见打成是「逢董必反」的声音。市民亦开始怀疑某些高官的诚信,认为有关高官推动政策只是计算一己的政治利益,而非为了香港真正及长远的利益。社会缺乏可以发挥黏合和润滑角色的团体及组织,不但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出现明显鸿沟,公民社会亦涣散乏力。

小野在《寻找台湾生命力》一书中写下「一个没有反省能力的民族,必将使原有的生命力衰退。这是一个全面反省、回顾与寻找未来的年代。当一切混乱和狂飙正在冷却时,让我们用一种诚实的态度——寻找台湾生命力」。他眼中的「生命力」是「一群人——不管人数多么少——在寻找一个共同的文化基调上,大家对这块土地勾起的一些共同情感。」


从游行中看到希望

在反对二十三条的游行中,我感受到从香港市民身上所散发出的生命力。当日大律师与记者也走上街头。大律师不在尊贵的法庭唇枪舌剑,而在街头向市民派发单张;记者不用文字与影像去传播讯息,而在游行中以原始的方法,用扬声器大声喊出自己的呼声。我们深深感受到参与游行的专业人士对香港的共同情感,珍惜现时自由的生活方式。

专业人士为公义、为自由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说责无旁贷。但是,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从来不参加政治活动的小市民也自发地参与了游行,不少人还自己制作了标语,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哀莫大于心死」。然而在这些小市民身上,我看到人们对香港、对中国的热爱,人的心还没有死,对未来仍有所盼望。我完全体会到香港人愿意共同承担,体会到香港人那种顽强的生命力。纵使香港是一块大顽石,但我们仍选择在这发芽生根。

面对逆境,人民用生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游行的行列中,噪音合作社及一群文化界的朋友,以歌声唱出了响亮的、令人振奋的「人民之歌」。

「看吧!人民在挽手,争取正义和自由。歌声群情似火,满溢激昂震撼四周。捍人权护众生,不分社会还是个人。方可叫无限理想,每日每天渐近……」


(原载苹果日报/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