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1年"八大食品毒物"大揭底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12月20日讯】2001年,是广大消费者“吃”得最小心翼翼的一年。从年初到年终,有问题的米、面、油、肉纷纷涌现。面对着这些我们赖以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我们震惊:“我们的社会怎么会变得如此恐怖?”然而这些毒物后面的、被利益熏黑的心更让我们震惊。毒大米
医学资料证明,黄曲霉素B1的毒性很大,并因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而位居食品生物毒素污染之首。谁也没想到,这种食品生物毒素的“状元”居然和我们的一日三餐搭上了关系——大米,成了黄曲霉素的载体。
“毒大米”最先在广东出现,广东省卫生部门在在一次检查中查获“永康米业”、“港兴精米厂”和“泰京米业”等三家不法厂家假冒的42种品牌大米达300多吨!更有353.6吨怀疑有毒的大米已被证实流入广州市场。食用这类大米,轻则出现恶心等现象,长期食用还可能致癌。
“毛发水”酱油
和大米一样,酱油是千家万户烹制菜肴的调味品,所以“毒酱油”的发现立即引发了人们的恐慌。甚至有的记者在采访了酱油市场后,居然就不吃有酱油的菜了。
最早发现“毒酱油”的地方是重庆。今年6月,重庆市查获万州三凯生化厂卖胱氨酸废液给酱油厂勾兑酱油。此事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胱氨酸俗称“毛发水”,是应处理排放的废液,所含铅、砷、黄曲霉毒素、4-甲基米唑、氯丙醇等对人体有害。有关部门就地封存了三凯生化厂的16吨“毛发水”,但这个厂已卖出11.6吨“毛发水”,6家酱油厂用这些“毛发水”勾兑的酱油达61吨,其中43.5吨已经销售。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酱油专项打假活动。全国31个省级质检部门1个月内查处案件1313件,查获劣质酱油11.5吨。检查人员发现,除了“毛发水”外,不法商贩“生产”酱油的原料还有工业盐等等,有的干脆把自来水和酱色、食盐等掺在一起搅把搅把就成了“酱油”。
“瘦肉精”猪肉
4月25日,广州的王小姐一家六口进食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发生手脚发抖、头痛、心慌、气促等不适。这是见诸媒体的首宗“瘦肉精”导致中毒的事件。时隔半年,广东河源市又发生多起群体性严重食物中毒事件,这次被瘦肉精放倒了333人。医院及疾病控制部门均表示:这是河源市建市来中毒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所有中毒者病发前均进食过猪肉。在这期间,浙江、上海、北京也有“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
变质豆奶
今年九月初,长春吉化公司11所中小学上千名学生陆续遭受食物中毒,吉化地区的两家医院挤满了恶心、头晕、腹泻和发烧的学生——罪魁祸首就是变质豆奶。事后清点,长春市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学生竟达2698人,住院学生678人……令人震惊的是,吉林的中毒学生还未康复,四川宜宾市四所小学的学生又遭遇了变质豆奶的黑手,上百名学生被送往宜宾市内医院救治。随后,该镇另外三所小学部分小学生服用同一单位提供的豆奶后也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现象,4所学校中毒学生总数超过1000人。
“黑心”月饼
每年的中秋节都少不了“月饼新闻”,唯有今年的月饼新闻让人最不安心。今年中秋过后,“南京冠生园”已经成了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招牌,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儿,人们几乎把所有劣质月饼都归在了这个招牌下。
事件的揭露颇具戏剧性——中央电视台记者对南京冠生园月饼生产厂进行了整整一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它沿街的一幢厂房里,有整整一层的窗户都被纸蒙得严严实实。去年中秋节过后第9天,冠生园食品厂当年没有卖完的价值几百万元的月饼被陆续从各地回收了回来,并运进了一间蒙着窗户纸的车间。被回收的月饼主要有豆沙、凤梨和莲蓉三大类,它们在经历去皮取馅、重新搅拌炒制和入库冷藏等几道工序后,被重新加以利用。而发霉的馅料会在重新使用之前再回炉处理一下。最终,所有这些馅料都被送上了生产线,用来加工做成新月饼。南京冠生园食品厂负责人在记者面前还振振有词的说:“旧陷做新饼,在全国范围内是普遍现象”。
事件捅出后,市场大哗。消费者对月饼质量的信任度降到了最低点,“南京冠生园”最终也以关门收场。但可怜的是,此事居然殃及池鱼——“上海冠生园”和“四川冠生园”、“天津冠生园”由于戴着“冠生园”的帽子,销量无不剧减,生产难以为继。几家厂一怒之下将“南京冠生园”告上法庭。
毒瓜子
瓜子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但今年3月,福建宁德市发现瓜子市场部分抛光的黑瓜子中,掺入了有害物质矿物油。在这前后,广州、南京、宁波、河北邢台等地也发现掺入了矿物油的“毒瓜子”。
矿物油为工业用油,又称基础油,它含有重金属、苯等芳香烃物质。食品中矿物油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消化系统,轻则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则可危及人的神经系统,诱发神经系统疾病。生产经营使用矿物油加工抛光的黑瓜子,均属于严重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如大量嚼食含有矿物油的瓜子,会有嘴发麻、对烟敏感、易咳嗽和咽喉痛等症状。
餐桌上的甲醛
11月8日,北京市对35个农集贸市场和33个大中型超市、商场、菜市场销售的水发食品进行突击监督检查,现场抽检虾仁、百叶、海参、黄喉、鱿鱼、鸭肠、鸭掌、海螺、天梯、扇贝肉等水发食品926件,查出32.2%的水发食品掺入了甲醛;10月24日,广州市场发现总量达10吨的怀疑含有甲醛的有毒蜜枣!部分已流入小型零售商铺;8月22日,江苏省江阴市发现一种挂面中含有甲醛;6月14日,湖南长沙市抽检约800件冰冻墨鱼仔,其中甲醛浓度最高的每公斤含量为30毫克;6月2日,浙江金华市发现一批粉丝含有化工原料甲醛,并查获大批的毒粉丝;5月12日,武汉市发现粮食制品加工经营者普遍在米粉中添加甲醛增白,同时发现一些不法分子还在海鲜、竹笋等食品中大量使用甲醛……
案例的堆砌已经让人心惊,据专家介绍,人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后会导致肺水肿、肝肾充血及血管周围水肿;进入人体的甲醛使蛋白质变性,扰乱人体细胞的代谢,可使人致癌;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还会损伤人的肝肾功能,可能导致肾衰竭,一次食入10至20毫升会致死;食入含有甲醛的食品会直接产生中毒反应,轻者头晕、咳嗽、呕吐、上腹疼痛,重者会出现昏迷、休克……对于这些“毒物”,消费者能做的,只有多长个心眼儿,敬而远之了。
恶心的食物
什么食物能用“恶心”来形容?太夸张了吧。先别下结论,只要看看就知道你是不是受得了——
其一,吴县一“黑心”商人利用人们爱吃臭豆腐的心理,竟然用猪大粪浸泡制作臭豆腐。这种“臭”不知谁人能抵受得住;
其二,在青岛市一处海鲜农贸市场上,有一个摊位卖的海虾特别鲜,欢蹦乱跳的海虾引得人们围拢抢购,而旁边一位卖死虾的摊主则愤愤不平地揭发说:这是用人尿浸泡的,不然的话,没有输氧泵,再鲜的虾也只能活10来分钟或一小时,哪能这么欢。据了解,一些不法摊主为了省去买氧气泵的钱,又保证鲜虾活泛,不知从什么时候学来这手缺德本事,据说用人尿浸泡海虾,可以一夜不死,鲜活如刚捕捞出海一般,摊主们发了财,但被尿污染过的海虾成了毒虾,消费者成了直接受害者;
其三,如果告诉那些吃麻辣火锅上瘾的食客,您涮肉用的那锅红油汤其实是上一桌客人用过的,而下一桌客人还会接着用您用过的红油汤,您会有什么感受?可是事实就是这么让人难以置信,一些火锅店用筛子将上桌客人用过的红油汤中的食物杂质过滤,然后将这锅汤烧热后再给下桌客人端上去。一位火锅店经营者说:这样反反复复煮的“老汤红油”才香呢。那让“万人迷”的红油火锅竟真是一锅被“千人涮”过的“老汤”。
更新:201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