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凭 行政腐败的土壤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12月16日讯】文凭是一种受教育程度的鉴定,然而假文凭的猖狂流行,扰乱了正常的人才流通渠道和秩序,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将假文凭这一丑恶现象彻底清除势在必行。到底是什么人构成了如此巨大的假文凭买方市场?持假文凭者的自释
记者颇费周折才找到了一位持有假文凭并愿意接受采访者,谈及他当初为何买假文凭时,他道出了实底,就是为了找工作,虽说文凭不重要,但找工作时,它太重要了,它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文凭你就不容易找到工作。因此他进修了日语,然后花了120元在黄庄附近买了××外国语学院的假本科文凭。假文凭使他不久就找到了工作。他还还告诉记者,在他们公司有1/3的人持的是假文凭,包括经理层,有人持的还是研究生文凭。
用人单位为持假文凭者保密
某公司人事部经理辩解道:对假文凭,公司的态度是保密,因为这些持有假文凭的员工能力都很强,有的已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如果公司让他们持假文凭一事大白天下,以情而论对员工不好,他们还年轻,再说轻易开除他们,对公司的损失很大。文凭不过是敲门砖,只要有工作能力,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觉得人品质好,假文凭的事就会从从记忆中消失。
“持假文凭的人是严重违法?”记者提问道。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有人持假文凭是为买官提供外部包装,对这种人希望国家要严厉打击,把他们清出来,让真相大白天下;还有一些人因穷苦出身,他们最单纯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找到工作主要是凭自己的能力立足,如果没有能力,假文凭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文不值的白纸一张。”这位人事部经理辩解道。
行政腐败的土壤
当记者要结束这次对假文凭的暗访活动时,来自记者家乡的一个朋友来电话说,陕西××县的干部档案有水分。这位朋友详细地谈道,他认识的一个人初中还未毕业,竟摇身一变成了干部,现在××县任法制办主任;还有一位县人事局编制办主任的老婆,原是县城中学的老师,到西北政法学院进修还不到一年就进了法院工作当书记员;某县的一个县委书记,本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经济学硕士……弄一个假文凭就像吃顿饭一样简单。这些人在办理档案关系时,手持的都是假文凭。
假文凭现象渗透到了国家公务人员当中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产生行政腐败的土壤。
发稿:2001年12月14日
更新:2001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