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勃列日涅夫的癖好与公正的历史勋章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刘绍楹

勃列日涅夫是个非常有特点的人,他酷爱奖章和勋章。

勃氏的这个爱好产生于何年何月,已很难考证。1964年10月他取代赫鲁晓夫上台,也享受到了赫鲁晓夫风风火火的改革带来的成果,特别是秋明地区的石油和乌连戈伊的天燃气,出口以后换回了粮食、食品、日用工业品等等,带动苏联经济蓬勃发展。这种苏联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使勃列日涅夫乐得简直忘乎所以;他身边的人和经他提拔起来的官僚,肉麻地吹捧他是“当今的伊里奇”;舆论也开始称苏联人不仅生活在共产主义,而且是生活在“发达共产主义”。既然一切都已大功告成,就该歌舞升平了,该论功行赏理,该自我陶醉了。于是,以发奖章、勋章的方式颂扬自己治理下的苏联社会,成了勃氏工作日程中最重要的事。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究竟给多少人发了多少奖章和勋章,已无法统计清楚;但可以说清楚的是,他没少给自己发勋章,仅仅以列宁的名字命名的奖章他就得了3次,金星勋章得了19枚!翻看历史照片,坐在主席台上志满意得的勃氏,胸前总是左3枚右3枚地挂着一串串的奖章和勋章。

因为对发勋章走火入魔,勃氏闹出了不少笑话。他的警卫讲了这样一件真事:勃列日涅夫在看电视连续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时,一个护士在一旁说,剧中的侦察员伊萨耶夫是个真实的人,现在还活着,只是被人遗忘了。这一下可算是触动了勃氏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他马上让警卫去了解伊萨耶夫的近况,如住在那里,现在干什么等等。警卫说,不用去了解,没有这个人,那是电视剧塑造的艺术形像。勃列日涅夫还是不放心,又给安德罗伯夫打电话,得到的是同样的答案。怎么办?勃列日涅夫本来是想给这个伊萨耶夫发勋章的,人都没有,勋章怎么发?勃氏这时来了聪明劲儿,他把一枚金星勋章授给了扮演伊萨耶夫的演员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后来,这个吉洪诺夫就成了勃列日涅夫的红人,在电台上朗诵勃氏自我吹嘘的传记《小地》,在每年11月7日晚上政府要人参加的盛大晚会上当主持人,为勃列日涅夫歌功颂德。

从此以后,勃列日涅夫形成了一个习惯,在家里看电视、电影,一旦有喜欢的演员,就召唤过来,给他们颁发各种各样的奖章、勋章。这形成了勃氏执政后期的主要工作和生活内容之一。

作为领导,想的不是怎样殚精竭虑干好工作,而是养尊处优,尽情享乐,心思都放在想花花点子粉饰太平上,用奖章、勋章之类为自己歌功颂德,显示国家的升平景象,掩饰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掩饰自己的昏庸和无能,如此这般,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果然,在勃列日涅夫的放纵之下,裙带风、官官相护、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挥霍浪费、渎职等等腐败劣行,像台风一样迅速卷过,弥漫苏联的整个官场。有正直的共产党人揭露这些问题,勃列日涅夫却装聋作哑。因为那些能大闹天宫的人或是他的亲属,或是他的亲信,或是他一手提拔的新贵,就是犯了法也没办法处理。腐败组成的大网迅速发展,很快,因西伯利亚石油和天燃气带来的繁荣景象消沉了下来,因获得发展而出现的光辉黯淡了下来,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又逐渐变得毫无生气,接着是死气沉沉。

时间一晃过去了20年,勃列日涅夫的名字仍常常出现在俄罗斯的各种场合,挂在老百姓的嘴边,不过不是怀念、追忆,而是对他进行讽刺。说唱艺术家彼得罗相在舞台上装出一副臃肿不堪的样子,嘴角歪斜,学勃列日涅夫说话:“今天--我――代表--苏-苏联政府--授-授予您--勋章--”

一国元首身后被如此糟蹋,是他当年为自己、为别人颁发奖章、勋章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勃列日涅夫当年用权力和历史开玩笑,如今社会的发展又无情地嘲弄了他。这就是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