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福非福實為禍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走正道古語有“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之說,不正當的男女關系被古人列為萬惡之首。今天大陸的中國人把“一夜情”、嫖娼、包養情人等視為艷福,當作成功人士的標配,實則是道德敗壞後的表現。
艷福是福嗎?根本就不是,害己害人,使得家庭都不得安寧。古人講戒色戒淫。古人相信天人合一,崇敬佛道神,有明確的符合天理的做人標準,講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等。能按照這個標準要求自己的,就是正人君子;反之,就是小人、壞人,是被社會譴責的,要遭報應的。
清朝末年,有一個舉子進京赴考,住進一家客棧,老板娘是新寡的少婦。因大雪封路,無法前行,連住幾天。孤男寡女,天天對望,日久生情,就動了念頭了。
在起了淫念之後,舉子到寡婦房前欲舉手敲門,忽然想到:“不可以!我是去考狀元的,這一進去要是犯了淫,天庭會除名的,回去吧!”他這邊回去了,她那邊卻起了念頭,想去找他了。一出門,心裏想到:“咦!不可以,我是個寡婦,應該為丈夫守住貞節才對,怎麼看到年輕人就忘了本份,不可以,回去吧!”為丈夫守節,守得貞操清白,死後可以升天的;但若是寡婦犯淫,這個罪惡也足以令她下地獄的。所以這個寡婦想到這裏,就回房去了。
男的回去以後,禁不住欲火的煎熬,又來到女的門前,敲了門。寡婦就起來開門時,那男的又趕快跑掉,因為他又覺得不可以這樣做,怕犯了淫會被革名。古人講,縱然你有很好的學問,命中註定是狀元,倘若犯了淫,或是造了惡,天庭會除去你的狀元名份的。所以他趁女的將要開門,趕快回頭去了。但是那個女的已經知道了,也跟過來敲他的門,而內心又掙紮地告訴自己,不可以失節,又回去了。就這樣來來回回走了兩三次。最後一次,這個男的起來開了門。兩個人在那邊猶猶豫豫,又想要,又想不可以這樣做。
就在這要成不成的時候,聽到空中有聲音說話了:“你們兩個王八蛋要幹又不幹,把我的功過簿畫得稀巴爛!”說完就甩下一個東西來。他們兩個聽到這些話嚇得發抖,趕快撿起來看,原來是一本“功過簿”,上面有他們的名字:一個今科狀元,犯淫革名,打叉畫掉了;一個是守節寡婦,死後升天,現在犯淫,也畫掉了。再看看,又寫“不犯”,勾上去;再看下面,又寫“犯”,又畫掉;然後又是“不犯”,勾上去;“犯”,畫掉。把這本功過簿又畫又勾,弄得一塌糊塗。這兩個人一看,趕快各自回房,從此再也不敢犯淫念了。
古人都明白的理,為什麼今天的中國人反而不明白了呢?錯把“艷福”當作福呢?
不是中國人不明白,至少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國人是明白的。中共通過一場場政治運動和所謂的改革開放,打掉了中國人頭腦中的傳統文化觀念,註入了假、惡、鬥的黨文化,加上有意識的引導、誘惑,中國人變得善惡不分,是非不明。只看重眼前利益與享樂,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成了座右銘。
發稿:2025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