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深思明鑒

男女議婚時應看重什麼德行還是財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劉曉

從古到今,男女議婚時應看重什麼?是男女雙方的德才,還是雙方的家世背景與財富狀況?先說一個小故事。

清朝嘉慶年間有位朝廷大員名叫金士松,江蘇吳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及第,歷任內閣學士,禮、兵、吏部侍郎,順天學政,後官至從一品大員:兵部尚書。他去世後,謚號為“文簡”。

金士松小的時候家境清寒貧苦,他經常跟著父親外出讀書學習。他的父親常年在本縣某戶人家中做家庭教師。有一年,金老先生教到除夕才放假,主人很驚訝,因為每年都會提早放假的,便詢問原因。金老先生說:“明年正月下旬我準備為兒子聘娶新婦,擔心會耽擱些上課時間,所以在今年提前補一補。”

金老先生又道:“貧苦的讀書人操辦婚事著實不容易,聘禮的費用還沒有著落,不知是否可以提前支取明年兩個月的教書報酬?”主人欣然同意了。

到了預定的日子,金家準備好了聘禮,舉行訂婚儀式,宴請賓客。媒人趙某,是金老先生相識已久的朋友。在歡暢的飲酒過後,趙某帶著聘禮前往女方家。

女方家姓徐,是當地資產豐厚的富人。徐父一看到趙某,就變了臉色,生氣的說道:“差點被你耽誤了,現在才知道金家窮困至此,我的女兒怎麼能嫁到這樣的人家受苦呢?”

趙某說:“之前已經告訴了你金家的情況,你也答應了婚事,怎麼能反悔呢?”徐父還是堅決不同意,言辭、語氣都很嚴厲,沒有商量的余地。

沒辦法,趙某只得帶著聘禮回到了金家,並將毀婚之事告訴了金老先生。當時在場的賓客聽說這個變故,都不知該說些什麼。

金老先生深感慚愧,說道:“這事不怪趙先生,趙先生替我家做媒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被大家恥笑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趙某低頭想了一會兒說:“我和你是老朋友,我家裏有一個小女兒,年紀和你兒子相仿,把她許配給你的兒子,我們兩家聯姻,怎麼樣?”金老先生聽後,大喜過望,馬上答應了。於是請在座的賓客做媒,將聘禮送到了趙家。之後,兩家又舉辦了婚禮。

在金士松官至兵部尚書後,夫人趙氏也受封為一品誥命夫人,而徐家女兒寂寂無聞。

宋代大儒朱熹在《朱子家禮》中,曾借司馬光的話反復告誡人們:在議婚時應看重男女雙方的德才,而非雙方的家世背景與財富狀況,即“凡議婚姻,當先察其婿與婦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茍慕其富貴。婿茍賢矣,今雖貧賤,安知異時不富貴乎?茍為不肖,今雖富盛,安知異時不貧賤乎?婦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茍慕其一時之富貴而娶之,彼挾其富貴,鮮有不輕其夫而傲其舅姑;養成驕妬之性,異日為患,庸有極乎?借使因婦財以致富,依婦勢以取貴,茍有丈夫之志氣者,能無愧乎?”

其中一句“婿茍賢矣,今雖貧賤,安知異時不富貴乎?”說的正是金士松這樣的人吧。徐父為女兒著想雖無可厚非,但背棄承諾不說,還重視財富大於德行,著實目光有些短淺。或許,也是因為徐女命中並無誥命的身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