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孫為何不成才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高遠今天大陸的中國人都渴望子孫成才,能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光宗耀祖。因此,在培養子女上狠下工夫,自己再苦再難,也要送孩子去各種輔導班,唯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主觀上認為,只要孩子有多技之長,走向社會,總有用上的,這不就立足於社會了嗎?
今天中國人的思想認識進入了一個誤區。古人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是修身,註重自身的道德修養,排除惡念,讓自己的思想、思維等更加善良純正,自己的能力與本事建立在善的基礎上,這才是家庭和睦、走向社會的基礎與根基。在傳統觀念看來,這樣做出來的事才是善事,才能積德。唯有厚德才能福蔭後世兒孫。
古人留下來很多各種古籍,記載了很多真實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古人如何讓兒孫成才的。
行善蔭子
唐朝的孫泰是山陽人,少年時代從師皇甫穎,操守很有古代賢人的風格。
孫泰的妻子就是他姨母的女兒,這以前他姨母臨死時把兩個女兒托付給他說:“我的大女兒壞了一只眼睛,你可以娶她妹妹為媳婦。”等他姨母死了,泰就娶了姨母的大女兒。有人問他,他說:“她是個殘疾人,不嫁給我誰更合適呢?”大家都很佩服孫泰的義氣。
有一次到集市上碰上有個賣鐵燈臺的,他就買了,回來讓別人擦洗,原來是銀的,孫泰急忙還給他。
中和年間,孫泰打算把家搬到義興,買了一所別墅,用了二百千緡錢,先付給了一半的錢。孫泰到吳興郡遊覽,約定回來時再搬進去。兩個月後,孫泰回來把船靠在別墅前,又把另一半錢也付給了賣房子的人,使他們搬到別處去。這時他看見一個老年婦人痛哭,孫泰很驚訝,招呼過來盤問她為什麼這樣哭。老年婦人說:“我在這裏為公婆盡了孝,但是子孫不爭氣,把房子賣給別人了,所以才這樣悲傷。”
孫泰悵然失意了好半天,然後哄她說:“我剛接到京城來的信,已經提升到別的地方當官,所以不能住在這地方了,這所住房還是讓你兒子掌管吧。”說完,解開船纜就走了,再也沒回來。後來孫泰的兒子孫展,進士及第,入梁為省郎。(事據《摭言》)
一心救人後代昌隆
楊榮,明朝建安(福建建寧)人,祖上世代以擺渡為生。
在他曾祖父的時代,曾經發過洪水,居民的家庭被沖毀了,許多災民,隨著洪水漂流而下。別的船家,總是爭相撈取貨物,只有楊榮的曾祖父和祖父,只顧救人,不撈取一件貨物。人們都嘲笑他們是傻瓜。
到了楊榮的父親出生的時候,家裏漸漸富裕起來。後來生了楊榮,年輕時就中舉進士,官至大學士;楊榮的曾孫楊旦,官至兩廣總督、吏部尚書。(事據《明史.楊榮傳》)
不與百姓為敵兒子當官又孝順
元朝的蒙古人諳都剌(人名),在至順元年,擔任襄陽的官。
山西發生大饑荒,河南擔心流民入境,產生民變,派人帶著兵器在武關把守。諳都剌驗證這些流民是良民,就聽任他們度過關口。小吏說:“這樣做不違反上級的命令嗎?”諳都剌說:“我的任務是防奸細,不是把良民當成仇人,怎可不為流民開生路?”繼而又煮粥給流民吃,救活了數萬人。
諳都剌不把百姓當成敵人,救活百姓,得了善好,活了70歲的高壽;兒子不但當了官,而且對他很孝順。(事據《元史》)
與古人對照,再看今天人,所作所為不是在正統觀念下的積德行為,而是在中共充滿假、惡、鬥的黨文化下的造業惡行,與古人的行為正好相反,怎麼能做到象古人那樣的家業興旺、一門幾進士、家族昌盛綿延呢?!連盼望兒孫成才都成了奢望!
不同的文化給人帶來的思維方式不同,報應也不同。古今對照,就會看出中共的黨文化有多麼害人。《共產黨宣言》是中共的綱領性文件,當初我在大學學習這門課程時,在文章的最後看到共產黨要消滅家庭,我就想: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連參與消滅的人都有家庭,如何消滅?在黨文化中是思考不明白的。
當我對傳統文化有了一定認知時,再結合中共的所為,才明白:古人修身做好人,中共教人按照假、惡、鬥做壞人,思維、認知等完全顛倒,把惡當作善,善當作惡,不僅小惡敢做,再大的惡事也敢做,按照善惡有報的天理,不僅本人遭受銷毀生命的惡報,還會殃及家人及其後世兒孫。後世兒孫不僅難以成才,還會遭受各種惡報。兒孫都沒有了,家庭還能存在嗎?家族還能存在嗎?
中共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毀滅著人類,毀滅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發稿:2024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