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思考的“練習”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方靜“曾經是悲觀又敏感的人,在經歷一分手事件的創傷後,下定決心選擇快樂。透過每日的快樂練習,安穩走過照顧思覺失調父親、失智癥母親的這許多年,也繼續迎向花甲之年後人生愈來愈多的不可控。”
這一則知名女作家的訊息,出現在歲暮年終的當下,正好提醒自己仔細審視過去的點點滴滴。靜下心來觀照,才察覺到生活中不時有“負面思考”模式,事先盲目的揣測、臆想,以擔憂、恐懼對事物預做解釋,導致惴惴不安、裹足不前。
以年終大掃除為例,每次面對這個“大工程”,往往都會因心煩意亂而消極懈怠,所以,得過且過、再三延宕。日前,先擬訂計劃,毅然決然、當機立斷開始動手,兩天之後,倒也順利的將這件事情辦妥了,根本沒有想象中的窒礙難行!
這個結果,再一次驗證《你所擔心的事,90%都不會發生》書中提到的:“不要為無用之事自尋煩惱,也別把時間花在根本不會困擾自己的假設上,因為我們所擔心的事,90%不會發生。”
我們看待事物的觀點,造就人生的樣貌。負面思考的人很難發現好事,甚至可能陷入惡性循環,一直只看到壞的一面。同樣的事情,正面思考的人會習慣看好的一面;工作順利的人,基本上都是正面思考,即使遇到困難,也會看好的一面,繼續努力!
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說明正面思考的重要:
有兩個商人到非洲賣鞋,當他們看到非洲人都光著腳時,其中一個說:“完了!這裏的人根本不穿鞋!”於是就打道回府了。另一個則說:“太好了!人們都還沒有穿鞋!在這裏賣鞋一定會非常暢銷。”
其實,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用來練習,轉換情緒、調整心態,只要改變負面思考的慣性,就能夠從困境中覺醒,進而洞察事物的本質。每個人都會有力所不逮的時候,練習正面思考,學會將“情緒”與“現實”分開,當面臨挫折時,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冷靜、積極,並找到解決之道。
如同女作家所言:“我真的不是天生快樂,而是選擇快樂。這選擇是來自痛苦的啟示,而不是幸福的土壤。”練習正面思考,讓它成為一股巨大能量,去因應生命中的艱難時刻。
發稿:202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