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悠遊漢服之美(下)

——從2008“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談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朝鑲?珠寶的金鳳冠

◎文、圖/陳斐珍(新唐人電視臺專案經理)

【明心網】6.宋:

衣冠服飾雖沿襲唐代傳統服制,但又獨樹一幟。當時社會崇尚理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觀念,倡導傳統保守的道德觀。因此影響所及,服飾不再追求華麗,而以自然簡樸為主。因此精巧雅致、樸素穩重的“褙子”(圖8)應運而生。褙子是一種女子外衣,直領、對襟、長度過膝是其特色,在當時是無論貴賤都流行穿著的服飾。宋朝男子不分尊卑,在各種場合都戴襆頭,服飾仍以圓領袍為主,並用不同顏色的袍衫來區分等級。


圖 8. 高冠髻、小袖對襟旋襖、長裙,登露臺賞月的宋朝貴婦


宋朝貴族婦女的禮服是仿周制的大袖衫,為祭祀等重要場合必需穿的禮服;而一般婦女的服飾,上衣有襦、衫、襖、大袖、半臂(即短袖)、褙子等等,款式多樣,下身也是穿裙子。

7.明:

恢復傳統的漢族服飾制度。服飾質料種類繁多,刺繡技術發達。男子服飾以袍衫為主,官員朝服仍襲古制,戴烏紗帽、圓領衫、袖寬三尺;以袍衫顏色和圖案來區分官職品位,袍衫官服前後皆有一方形或圓形的刺繡圖案(圖9),文官為飛禽圖案(如仙鶴),武官則為走獸圖案(如獅子)。婦女服飾典雅華麗主要是襖、衫、褙子、比甲(背心)及裙子,款式承襲唐宋。


圖 9. 明朝貴族男女畫像

明朝婦女的禮服為鳳冠、霞帔(美如彩霞的披肩),後妃參加祭祀大典等重要場合所穿的服飾,鳳冠(圖10)上多用金銀鑲嵌珠寶和霞帔(圖11)搭配使用。


圖 10. 明朝鑲?珠寶的金鳳冠



圖 11. 著霞帔的明朝婦女

漢服的特色

漢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領右衽、袖寬且長、以繩帶系結取代扣子,穿著漢服讓人神態舉止含蓄內斂、端莊穩重,更有瀟灑脫俗的氣質與美感。這些特色不僅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就連與深受漢服影響而產生的和服、韓服也不同,跟西服更是大大的不相同。子曰:“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其實,右衽的意思也就是衣服的開衿位置在右邊,男左女右,由衣服的左片蓋上右片,而開扣在右邊據說也符合著陰陽五行之理。

除了這些外形特征外,漢服其實還包含了中國古代先民的社會政治與宗教信仰、文化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等等,都奠基於我們漢民族日常生活的服飾穿戴之中,也構築成了漢服文化的豐富內涵。

為什麼要推廣漢服

在2008由新唐人電視臺所主辦的九大國際賽事中,“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便特別的引人註目。很多人對新唐人為什麼要藉此推廣漢服感到不解。其實大賽的宗旨在於推崇植根於五千年中國歷代服飾文化的淵源內涵和底蘊。並找出適用於現代人生活的穿著要求和註重實用性的設計重點;本著源承古人“仁、義、禮、智、信”的行為規範和純善純美的價值取向,在今天流行時尚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裏,尋回漢服源遠流長的珍貴服飾禮儀文化。

而在去年近7個月的推廣、報名及繳交作品的過程中,我們真是既驚訝又感動於全世界竟然有一千多件作品寄往紐約來參賽。這麼多的漢服支持者與設計師中竟也有多位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種族的人來共襄盛舉。

最後我們以2008“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的得獎作品來做一饗宴:

禮儀類漢服金獎“瞬”(圖12)

大唐時期短襦長裙的一個經典款式。但唐朝的穿法與其他朝代都不一樣,它長裙的造型是紮在胸上面,裙子紮在外面,裏面要配一條襯裙。



禮儀類漢服銀獎“天地春”(圖13)

明朝婦女非常普及的經典服飾襦裙。造型是交叉領、滾邊及腰帶寬大且華麗,大袖展露出祥和及大氣。



日常生活類漢服金獎“桃源·憶故人”(圖14)

典型宋朝家居女子服裝。柔和細膩復古的圖案,符合宋朝那個年代的審美。



日常生活類漢服銀獎“漢古緣”(圖15)

唐朝中期較流行的高腰長裙大袖衫款式,主要是宮廷流行的造型。宮廷流行的禮服往往很快就流傳到民間去了,一般富貴的人家也都可以穿這樣的款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