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荊竹雜記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蔣寶民【明心網】我家後園的黑荊竹自有她的迷人處,隆冬時節,萬木雕零,唯有這黑荊竹依然枝葉青翠,寒冷的北風一吹,抖落著枝葉上的白雪,充滿了生機,顯示力量!
失學的那段時間,我常坐在靜謐的竹林中,或讀書, 或思考,或與朋友交談,漸漸地心情平靜了許多,也被竹林的清華其外、淡泊其中的性格感染了。可是,有一天,爺爺說:這黑荊竹遍體黑黑的,怕是有災難了呢。爺爺是個飽讀詩書的人,舊社會辦過私塾,教過一些窮苦人讀書寫字。他還懂中醫,通讀過《本草綱目》等醫學書,常給無錢看病的人開些藥方,很靈驗,但從不收錢。爺爺終生潦倒,沒能養家糊口,因此,自號“草堂守拙生”。那陣子,政治掛帥,一切紅火得很,知識不吃香, 讀書人屬黑分子。於是,有人嚷著要批鬥爺爺。找爺爺的岔子,有人別有用心說:你看他後園裏的黑荊竹又黑又多,他這個黑分子,不是一般的呢。
爺爺的古樸、勤懇、厚道,常為鄉裏鄉親所稱重,人們真的會瘋狂到這種田地嗎?批鬥爺爺算是沒有搞成,但爺爺為了避免牽連家人,從此搬到一個山高林密的地方居住去了。以後,盡管人們常念著他,他還是很少下來,直到以九十高齡謝世。
春來了,小鳥在黑荊竹的枝葉間歌唱,也在蘭荊竹的枝葉間歌唱,也在鮮花與綠葉間歌唱。
黑荊竹長得一般粗細,一般高低,蘭荊竹只是容易偏斜,而黑荊竹則更挺拔些,人們常常把它砍下作蚊帳桿,黑荊竹較蘭荊竹更為人們所喜好,它們都具有很好地觀賞價值。在我們湖南湘江邊上的洞庭湖君山,有一種湘妃竹,作為一大風景,一種文化,名氣之大,不是黑、蘭荊竹可以相比的。而黑荊竹沒有這種殊榮,它太普通了,太平凡了。只能默默無聞地生存在這世界的一隅,承受著大自然的風風雨雨。爺爺說過的話,不幾後應驗了。
那是大哥從越南戰場上回來,組織上要培養他入黨, 那年代入黨是很嚴格的,特別是在政治審查上,是不容許有任何牽連的,部隊派一位指導員來我家調查情況。我還清楚地記得,大哥急急忙忙地寫封信回來囑咐兩件事。一件事是說:為了不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要趕快把黑荊竹全部挖掉。另一件事是說,領導來調查情況,一定要好好招待。父母親一一地照做了,總算使大哥的願望實現了。但是,在我家後園裏,那株株亭亭玉立、枝葉翠綠、通體黑亮的黑荊竹則是永遠地消失了。歲月流失,時光如水,我想也只有那蘭荊竹在風雨之中的淺唱低吟,或許便是追憶著曾與自己朝夕與共的同伴吧!
很多年頭過去了,我利用工作之便踏遍了故鄉的山山水水,總希望能在某個地方的某個角落看到黑荊竹矯健、挺拔的英姿。別處也曾生長有黑荊竹,可是,它們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消失了呢!……
唉!我不禁感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黑荊竹盤 根錯節,枝葉相連,其頑強的生命力是強大的。但是,這挺拔的、生機勃勃的黑荊竹在人們的偏見與誤解中竟蕩然無存。
難道黑荊竹真的消失了嗎?也許在家鄉不遠的某個地方,她還在生長著,也許在世界的一隅她正在陽光下迎著風兒歌唱呢!
發稿:2003年6月15日
更新:200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