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天真的卓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金馬

【明心網】法國哲學家M•梅洛•龐蒂把純凈、優美、好奇、熾烈的天真,視為一種真正的卓越,一種“正視世界的奇能”,認為由它所構成的心理狀態,會發展成為一種最具成熟意味的思想方法。顯然,這種看法是既精辟又富於啟迪意味的。耐人咀嚼的是龐蒂的看法竟同我國作家巴金的看法驚人地相似。巴金說充滿著天真的“童心”共有7種特質,就是真實性、同情心、驚異力、想像力、求知心、愛美心、正義心。他認為,這幾種性質兒童具備得最完全,而且表現得極強烈。天真爛漫的童心之所以可貴,就是因為這幾種性質存在的緣故。為此,他主張童話不僅要寫給兒童來讀,而且成人更應該讀,因為這種可以使成人回復童心。而“童心生活的回復、便是新時代的萌芽”。龐蒂是從哲學的角度,巴金是從文學創作的角度呼喚天真的永存、童心的復歸的,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借以創造,盡情拓新真實、美好的人生。

《聖經》中有一段類似的頗具哲味的教義。《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19章中寫道:“讓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有幸生活在“天國”的人,正是類似於孩子般天真的智者,這對矜持成性的成年人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許多貌似文明的追求,其實是很少含有文明內涵的。譬如,我們常把過分功利化的圓滑稱之為成熟,我們常把善意確乎尚未泯滅的世故贊之為精明,我們常把無謂的復雜嘆之曰深刻,我們常把掩飾真面的矜持稱之為含蓄……如此這般的病態心理模具,不斷地加工生產著病態的人格面具和流於虛幻的角色意識,使得不少人日趨遠離真實的人生、真實的世界,淪為塵世間影子一般的過客。

天真之所以可以擁有卓越的品格,是因為只有未被過度功利意識歪曲的視力,才能窺視到真實的大千世界及蕓蕓眾生的風貌,才能憑借少有框框的直覺,觀察到浩浩宇宙、漫漫人生所蘊含的真義,才有可能以輕松自如的心境、浪漫無涯的情緒,去欣賞、去體驗、去品味生命世界的原色,達到好奇與敬畏、驚異與理會和諧共居的境界。天真達到卓絕時,是一種成熟化的單純,大徹大悟式的求實。他們的幽默感,從不會令人輕浮,他們的孩提般的純真,是那麼可親可信。人際關系中,由警覺引起的防範,由妒忌引起的排斥,由競爭引起的戒備,等等,在卓越的天真的笑意面前,好像都失了效,轉而化解為不可思議的親和力。

然而,天真作為“正視世界的奇能”,畢竟是高度的生存智慧的產物,它不同於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幼稚,更不會像小金鹿那樣容易上狼外婆的當。相反地,卓越的天真,實在是化險為夷的絕招,因為世間大多數的陰險總是喜歡向陰險挑戰,而很少會以天真為敵的……

(《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