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中國媒體遠離弱勢群體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彭偉步

中國的媒體正處在政治權力控制與資本拉攏的時代。一方面,國家政治權力控制著媒體的運作,界定了一條新聞報道原則:什麼不能報,什麼怎麼報,什麼只能報一點;另一方面,媒體要步入市場經濟,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於是把眼睛盯在社會資本的控制者——廣告商,盡量報道能引起頗具消費能力的群體註意的新聞,以吸引廣告商的資本投入。

  政治權力與社會資本的結盟,決定了中國媒體信息傳播的方向、領域和性質,很大一部分消費不起,或者說消費能力嚴重不足的弱勢群體,因此而被遺忘了。

* 政治權力控制下的新聞報道

  前幾年,新聞報道在政治權力的控制下,有選擇地對下崗工人的生活進行報道,而且所報道的新聞大部分都是好的一面,如哪些人下崗之後找到了好工作,現在生活可紅火了,有點鼓勵在崗的人下崗的味道,而至於下崗工人真正的生活狀況,卻鮮有媒體去挖掘,並以客觀、真實的眼光進行報道。

  我接觸過一名下崗女工,她已離婚,身邊帶著一名女孩。下崗在家,她失去了工資收入,原來享受的企業和政府的大量隱形補貼,如住房、取暖、交通等均隨下崗而消失。他們與權力、金錢、熱門行業無緣,遭遇風險的機會遠遠高於其他人。

  由於缺乏政治權力與社會資本,這名無法就生活的困境尋求媒介的幫助,並借此反映像她一類下崗離婚女工的悲慘遭遇。她對我說,她不敢多看電視,因為除了要繳納電費外,看春節晚會上那些人穿的漂亮衣服,會勾起一陣心酸。她說,一群活得比較滋潤的人,聚在一起唱唱跳跳,說說笑笑,同時表演給她看,她的內心反而升起一股透心的寒意,產生社會漠視弱勢群體的感覺。

* 反映民意反被斥為氓民

  至於農民,由於城市化的加速和擴張,他們的土地正被房地產開發商一步步蠶食,而獲取的補償卻微乎其微。當他們為生活所慮,為後代子孫計,不滿意所獲得的補償向政府反映意見時,卻因為當地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早已達成某種默契,而被當地政府官員斥為氓民。

  這些人在無奈之下向媒體求助,卻因為媒介的管理部門看到當前存在太多農民與政府、房地產開發商的土地糾紛,恐怕報道這一類的新聞會引起農民連鎖反應而影響社會穩定,於是下達了不許媒體報道土地糾紛的新聞。此時農民真的求助無門,他們不斷向上訪問,卻毫無結果。

  與此同時,社會資本擁有者——廣告商的存在,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媒體運作的指揮棒。報道什麼新聞,才能引起哪一類的人的註意,並成為吸引廣告商刊登廣告的契機,編輯圍繞著廣告轉,這已經不是秘密了。

  換句話說,賦閑在家的下崗工人、消費能力低下的農民,也就成了媒體的棄民。新聞不會報道他們當中身邊的新聞,不會報道有助於改善他們生計的新聞,不會報道如何幫助他們走出生活困境的新聞,他們報道的只會是廣告商喜歡的新聞,因為這部分新聞能吸引具有很強消費能力的受眾群的註意。

  廣告商關心的是廣告是否得到了視聽和閱讀效果,他們並不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關心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不是廣告商的義務。

  由此可見,媒體的新聞報道間接地被廣告商所控制,遠離了弱勢群體。

  媒體受到廣告商的左右,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不僅中國存在,美國也存在,但中國遠離弱勢群體的情況更加嚴重,是因為除了廣告商的影響之力,還有政治權力的支配在起決定性的作用。

  美國媒體不會報道有損國家利益的新聞,但起碼它可以有點編輯自主權。如果編輯堅持采用某一篇稿子,該稿子就有可能公之於眾;而在中國,編輯根本不可能有選擇稿子的權利,頂多也就是在政治權力所允許的範圍當中,選擇一些不違反宣傳政策的新聞。於是絕大多數的編輯不可能堅持其應有的社會責任原則,即使心中有為社會弱勢群體尋求社會公道的想法。

* “社會公器”遭受眾指責

  廣告商與政治權力的結盟,使中國的媒體經受了雙重壓力,這也是中國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顧慮重重,受到諸多阻礙,缺乏真實、客觀、公正的根本原因。

  “社會公器”應有的社會義務無從體現,受到了眾多受眾的指責。如果媒體漠視弱勢群體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並變本加厲地朝政治權力和廣告商靠攏,社會各個階層的群體的利益如何得到平衡?如何不保證他們之間的利益分配爆發矛盾,甚至引起社會的動蕩?媒介如何起到一種平衡劑的作用,去緩解社會各階層的矛盾?

  現在中國的收入差距非常明顯,各階層差距很大的收入,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形成了社會矛盾,當社會的弱勢群體的利益始終得不到保護,他們的呼聲始終得不到反映,他們怎麼去尋求自己利益的訴求?從媒體遠離弱勢群體的情況來看,中國社會正面臨一種階層矛盾激化的隱憂。

·作者是中國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

--原載《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