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 成 長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草長鶯飛,風清雲淡,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剛走進醫院住院處的瞬間,我無法立即適應走廊裏的黑暗,濃烈的來蘇水味嗆得人睜不開眼睛。病房裏父親虛弱的聲音令我停下了預備推門的手:“自己的病自己心裏有數,你就別瞞著我了。趁孩子沒來,我先跟你交待清楚。我死後你把骨灰送回老家,就別再買墓地了。孩子剛考上大學,又在外地讀書,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苦熬幾年,把孩子的學供出來就行了;可是千萬不能退學,別耽誤了孩子呀……”伴隨著病房內母親的抽泣聲,滾燙的淚水在我面頰上悄然滑落,我唯有祈禱上蒼:讓這一切的一切均化作南柯一夢,讓往日的美好時光重新來過。
父親不是我的生父,在他四十歲的時候抱養了未滿月的我,父親為我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父親識字不多,可是他最喜歡幫我檢查作業,每次總是說:“用心點兒,你還可以做得更好。”父親平時很遷就我,可是在處理我與他人的矛盾時卻從不肯偏袒我,總是提醒我:“待人要寬,責己要嚴。”父親很少說愛我、關心我之類的話,可是當我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喜極而泣,第一次在人前失態了。父親病得很重,可是寒假當我軍訓歸來時,他強忍著肝癌晚期身體的劇痛,淩晨五點鐘就頂著北方冬天呼嘯的西北風到車站接我……
這個春節是在淚水與回憶中度過的,我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這個春天是在病房中的強顏歡笑和家裏的愁雲慘霧中走過的,害怕失去父親又不忍心看他備受病魔的摧殘,我的心在淌血,一點一滴地流淌,無法解脫。
一個充滿鳥語花香的早晨,父親去了,臨行前他掙紮著囑咐我:“好好讀書,好好做人。”我和母親默默地為他擦身、穿衣,扶車送行,腦子裏是一片空白,一切復歸混沌。那一年我十九歲。
父親去了。母親愈來愈賣命地工作,生活上也節儉了許多;父親的同事湊了一筆錢給母親以資助我上學;親戚朋友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鄰居也比往日殷勤了許多……母親鄭重地告誡我:“滴水之恩,報以湧泉。我們不能依靠別人,但是這份情義卻要銘記於心。別忘了你爸爸說的,好好讀書,好好做人。”我默默地點點頭,淚水奪眶而出。
十九歲那年,父親去了。偉大的父愛和周圍人們無私的關愛重又點燃了我的青春之火。我認真讀書,努力做事,耳畔總是想起父親慈愛的聲音:“用心點兒,你可以做得更好。”每當與別人發生爭執時,我常常憶起父親的忠告:待人要寬,責己要嚴。於是心頭豁然。父親淳樸的囑托“好好讀書,好好做人”照亮了我的一生,時時鞭策我做人做事不要有絲毫的松懈和怠慢。我永遠懷念他。
發稿:2001年9月14日
更新:200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