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的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彩霞【新生12月22日訊】 6月16日晚中央臺的《焦點訪談》播出一則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委書記王海建如何重視信訪工作的新聞,節目播出後,此節目在邯鄲地區引起了巨大的反感,王海建去年和今年都弄了個全省去北京上訪人數第一名。由於該縣工商局違反國家政策,對私運糧販子只收錢不處罰,此事在去年被暴了光,那麼,該縣怎麼在今年這麼快就又被表揚了呢?
今年5月1日,筆者接到河北一位記者的電話,電話中,這位記者告訴 筆者:《焦點訪談》與王海建不打不成交,五一過後,盡管成安縣這麼 窮,但王海建不管成安人民死活,他通過中組部一位姓趙的局長為他牽線 搭橋,給趙局長和《焦點訪談》記者送了六十萬元人民幣,這就給王海建找了個臉。當時筆者尚不相信人們傳說中的《焦點訪談》會有這麼黑。中組部嘛,黑點也就黑點,在中國這是很正常的,現在,一看以揭黑打假為使命的《焦點訪談》也這麼黑,我們就知道中國的新聞是徹底地爛掉了。
難怪現在在北京流行一個看法:在北京找工作,去中央電視臺比去任何部 門都要難得多!你看看中央電視臺那些肥頭大耳、人模鬼樣的狗男女們, 表面上油頭粉面、一臉的正人君子,暗地裏黑得、臟得跟蒼蠅和吸血鬼似 的,這些狗男女都有高級別墅、高級進口轎車。這就是共產黨壟斷新聞的 後果:中國的新聞(無論是批評還是贊美)絕大多數成了金錢交易的結果 。
如果有人對筆者的上述看法不同意,可以到王海建所在的縣城裏問一問當地的知情人就可以得到確證。如果王海建不給錢,《焦點訪談》絕不會在批評他半年以後就馬上給他樹碑立傳。
關於《焦點訪談》很“黑”的相關例子還有:據重慶市委宣傳部的一位處長講,該市市委書記賀國強今年年初先後受到中央級多家媒體的批評(因不管當地司法腐敗),這家夥一時慌了手腳,在他的奴才們的策劃下,賀國強拿出一百萬人民幣給《焦點訪談》的記者們,請他們去為該市一個鎮長樹立典型(移民問題),然後,賀國強對這著電視攝像機說上幾句所謂的“三個代表”思想,露一露臉給全中國的人看(準確地講,是給中南海那些狗日的看,給他們做秀,以麻痹那些狗日的),這樣做了以後,賀國強一下子就“漂白”了。賀國強這次政治“漂白費”自是從三峽移民費中出,羊毛來自羊身上嘛,不花白不花。
如今,中國的省部級以上領導都以能得到《焦點訪談》的表揚為人生樂事和政治上進階的籌碼,因為他們知道江澤民、朱容基每天必看,因此 ,《焦點訪談》成了各部門爭相比政績、比亮相的大舞臺,由於一年只有 365天,因此,爭搶在《焦點訪談》上露臉成了各省宣傳部們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就給《焦點訪談》的制片人、記者們大把大把地撈錢提供了全世界 獨一無二的美好機遇。
附錄;中國大陸新聞交易價目表
新華社的價格
鄉鎮級領導的表揚內參 2─3萬元人民幣
縣市級領導的表揚內參 5─6萬元人民幣
地市級領導的表揚內參 8─9萬元人民幣
省部級領導的表揚內參 10─15萬元人民幣
中央電視臺價格
鄉鎮級領導的表揚報道 20─30萬元人民幣
縣市級領導的表揚報道 40─50萬元人民幣
地市級領導的表揚報道 60─70萬元人民幣
省部級領導的表揚報道 80─100萬元人民幣
一般新聞報道:
一分鐘 4──5萬元人民幣 2──3萬元人民幣(熟人)
人民日報的價格
鄉鎮級領導的表揚內參 1─2萬元人民幣
縣市級領導的表揚內參 3─4萬元人民幣
地市級領導的表揚內參 5─6萬元人民幣
省部級領導的表揚內參 8─10萬元人民幣
企業表揚稿:
半 版 20─25萬元人民幣
整 版 30─40萬元人民幣
其他新聞報道價格
記者出席一般的新聞發布會 500─800元人民幣
記者出席企業的新聞發布會 1000─2000元人民幣
原載《大參考 》
發稿:2001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