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國無誠信 國將不國”--最後凈土失守令人心驚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作者:小伊

學術腐敗到底多嚴重

12月9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本屆院士增選的最後結果:56名新增院士入選。與此同時,《院士科學道德自律準則》予以公布。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張存浩院士在公布準則時說,已有兩名中科院院士因違背科學道德而除名,其中一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術界發生的剽竊他人成果、弄虛作假評職稱、利用自己或學會的名頭為企業做廣告等不良現象越來越多地被媒體揭露批評。一些網上論壇甚至出現了幾萬元就可以買一個院士、喝喝酒就可以弄個“863”的說法。

張存浩院士說,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影響科學界,科學界也不是一塊凈土了。從核酸風波到基因皇後,從盲目攀比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數到院士候選人打廣告,個別科學家的行為引起廣泛爭議。這些現象如不及早加以遏制,必定會對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起到嚴重的幹擾和阻礙作用。

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委員丁國瑜院士對記者說,道德問題是一個大家關註的問題,隨著社會發展,一些新的問題逐漸顯示出來,在一些評審評議活動中也時有出現。大家對此都有看法,也曾經開過道德方面的座談會。大家認為,院士有責任推動科研環境的健康發展。

匪夷所思的造假

有人把媒體近一段時間集中報導的話題稱為“黑洞”。然而與其他階段性出現的“黑洞”不同的是,關於造假以及因為各種各樣的造假而引發的對“誠信”的思考一直是媒體持續關註的熱點。

記者用“造假”兩字在網上搜索,找到的有關文章有近500條之多。其中,在11月1日至12月10日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發表的就有37條。

再看看這些文章的標題,發現造假者真是五花八門,有些還“服務周到”,頗有創意。如有專為一些不怎麼樣的明星捧場的“職業喝彩者”;有造假藥、造假煙的;有造假證件的小廣告貼滿大學宿舍的;有民警、律師串通造假,分別被判刑的;有國家審計署審計長透露“國有控股企業七成造假”的;有揭批有公司上市之前大肆造假的;有偽造中組部、總後、派出所公章的;還有“打假”專家提醒消費者,造假售假者也“跟蹤服務”的,等等。

除了這些,還有一直被揭發的毒米、毒油、毒肉事件,“梅花K”事件,大量流入醫院的一次性註射針頭被重復使用,涉及到腦部手術的精密儀器都是假的等報導。 

除了和老百姓生命安全有直接關系的“假”之外,還有一些“假”則間接地危害百姓。

又到年終,有媒體戲稱:“又到一些官員大顯身手、展示‘政績’的時候了。”的確,近幾年,一些官員為了樹典型、造政績,不惜大搞“豆腐渣工程”、爛尾的形像工程,自己的年齡是越來越小,學歷確是越來越高,官也是越升越快。除了為自己造假,還為自己的親朋好友造假,為他們某個一官半職,讓他們犯了法能逃避法律制裁。

我們還能相信誰

從90年代初的“質量萬裏行”開始,媒體和假貨的鬥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然而造假之勢愈演愈烈,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逐漸到了政界、學術界等這些老百姓信賴、崇敬的部門。更可怕的是,一向扮演“打假”角色的媒體也開始大肆造假、播假。

假新聞自古有之,然而現在是越來越多。前不久爆炒的“舞女當法官”事件被證明與事實有出入,“中國女孩破牛津紀錄”更是媒體的一廂情願。還有“高考狀元因貧窮去搶劫”、“換腦術”、“偷腎事件”等一度被爆炒的新聞,都被揭發證實是假新聞。

除了假新聞,媒體還發布了不少虛假廣告。某媒體評選的十大明星樓盤多半都遭到投訴;廣東省消協發出消費警示,電視直銷廣告六成違法;前不久,國家工商總局更是點名批評了幾家媒體播放違法廣告的行為。這些媒體全部為省級電視臺,有的違法率在當天抽查中達到了六成以上。距離批評不過兩月,可如今又怎麼樣了呢?打開電視,“一天就長高”、“一抹就變大”、“一用就全好”的廣告仍然充斥著整個熒屏。

難怪一位朋友這樣描述自己的一天:早上醒來,我不敢下樓吃早點,怕炸油條用的是潲水提煉的假油;打車時不敢休息,怕被“克隆”車宰;看到可伶的大爺大媽在乞討,也不敢給錢,怕自己的善良再一次被嘲弄;看到有人求救,也不敢停下腳步,害怕他是個“托兒”;感冒了,也不敢進醫院,害怕碰上假藥,更怕再碰上個重復使用過多次的一次性註射針頭,送了自己的小命。

朋友還說,因為沒有誠信,人們逐漸變得不敢隨便吃東西,不敢隨便買房子,不敢隨便相信人,繼而不敢相信幹部,甚至不敢相信法律。因為沒有誠信,外國人不敢跟你做生意,中國難以有超級大企業,也就難以實現經濟的騰飛,簡直可以說“國無誠信,國將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