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時代 純真不在----誤導是非美醜恐怖玩具嚇煞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11月20日訊】廣州日報報道,血流滿面的骷髏頭面具、黑暗中會發光的人體骨架、涼冰冰軟綿綿的仿真毒蛇、半截耷拉著的手臂……這些成年人看一眼尚驚悚不已的醜怪恐怖玩具,如今已經流傳到廣東各地的孩子們中間,這種玩法將會產生怎麼樣的後果,本報記者分兵幾路專門進行了這方面的采訪。嚇壞學生妹生日晚會留惡夢
昨日(11.16),東莞初二學生羅潔的媽媽告訴記者,羅潔上周過13歲生日時,同班的一位男同學說要送她一份令她“驚喜”的禮物,然而這份“驚喜”卻讓她連續“做了幾天的惡夢。”
昨日,羅潔的媽媽將那個在夜色裏有熒光效果的骷髏面具拿給記者看,只見這個面具的下邊還連著一根橡皮管,用手捏幾下,骷髏的臉上就會噴出類似鮮血一樣的液狀物。羅媽媽說,同學送女兒禮物時,正是房裏關了燈吹滅了蠟燭,這個調皮的男同學將恐怖面具戴在臉上,猛地湊到羅潔面前,羅潔頓時嚇得尖叫,臉色慘白。雖然後來羅潔慢慢平靜下來,但生日PARTY還是不歡而散,惹禍的男生說,看班上女生平日膽小,本來只是想和她們開個玩笑,沒想到害了同學。
像羅潔這樣被“醜怪”玩具嚇壞的並非特例,目前不少學生都有過類似中招的經歷。一些人被突如其來的恐怖玩具嚇過之後,膽子更小,甚至不敢走夜路,經常做惡夢……
滿街流行今年最新恐怖玩具
近日,記者特意在東莞一些學校附近的精品店去轉轉,發現幾乎每一個店裏都有類似骷髏面具、巫婆、鬼棒等等的“鬼怪”、“醜怪”玩具。這些“鬼怪”形象恐怖,有的白骨骷髏頭齜牙咧嘴,口裏和手上都鮮血淋漓,面目十分猙獰;有的還配合電動,能冷不防地向你襲擊,口裏並發出一些怪叫或令人恐怖的獰笑。還有一些精美的小盒子、小房子,上面寫著溫馨的字句,如“送給你一份驚喜”,但只要你一打開,就會從裏面突然跳出一只“老鼠”趴在你手上……這些玩具大都標價在十幾元到三十幾元不等。
記者昨天在深圳東門步行街,也看到了那些據說是今年最“時尚”最好賣的恐怖玩具。
兩歲孩子一見怪物就哭
只見東門步行街月名樓內一家沒有在顯眼地方掛上營業執照的無名玩具店,內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恐怖玩具,有碧綠蜿蜒的長蛇,軟綿綿的骷髏屍骨,怪誕兇惡的魔鬼面具,不時傳來陣陣怪叫。記者問貨是哪裏出產的,店員小姐支吾了半天,最後答非所問地說是要出口美國的。
這時,一對香港來的夫婦來挑選玩具,說要找一款最嚇人的。店員推薦了一個能套在頭上的白臉骷髏頭面具,頂上連著一根長管,下面是一包紅墨水,一擠,白臉上立刻爬滿了鮮血,甚為惡心。一打聽,原來是要買給8歲的兒子,記者問這樣不會嚇壞孩子嗎?爸媽倆都異口同聲地說越恐怖越惡心的玩具兒子越喜歡,連老鼠、蟑螂、蒼蠅、蜘蛛什麼都不怕。
記者在汕頭一小店裏呆了約半個小時,期間顧客絡繹不絕,不時還走進三三兩兩中小學生來挑選玩具。三位從福建來的遊客一下子就買了六個鬼面具,說是要帶回單位搞活動時用。問會不會拿給小孩玩,他們都連說不會怕嚇著孩子。一對年輕夫婦拉著一約兩歲大的小孩從店門前經過,媽媽問孩子怕不怕,小孩立即扭過頭去,差點哭了出來。
老板賺了錢還說是鍛煉孩子
在汕頭市區一家標著“整蠱專家”的玩具店裏,擺掛著十數種“整蠱”玩具。老板還熱切地一一介紹它們各自的“玩法”。這些玩具大多配有標明“玩法”的說明,極盡“恐嚇”之能事,大白天的看著老板一一演示,也不免直起雞皮疙瘩,何況夜間,何況孩童。聽老板講,這些價格從幾元至幾十元不等的玩具銷路挺好的,前陣子“萬聖節”時就賣出好多,買者大多是年輕人。記者問這東西若是給小孩子看到,豈不是要被嚇壞。老板說不會,對他們還是個鍛煉呢。
又訊 廣州日報《恐怖玩具嚇出惡夢》圍繞孩子身心健康的話題,引起讀者的廣泛關註。本報記者昨天特地走訪了有關專家和商家及管理部門,他們的說法也許會給社會、給人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盒子一打開,呼哧躥出的怪鼠定讓你"驚"過頭"喜"不了
恐怖玩具扭曲兒童心靈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兒科主任林醫生認為,醜怪恐怖玩具肯定會給兒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她就曾接觸過這樣一個病例:前不久,一個10歲的女孩因看“僵屍”電影,夜裏睡不安寧,總是驚叫“鬼來了”,白天兩手也不住地抖,最後學都不能去上了。後來采用暗示療法,病情才得以緩解。
心理門診王醫師說,兒童心理脆弱、意識模糊,易受外界刺激,輕者引起不能安睡、精神不能集中等癥狀,重者會引發神經衰弱,導致理解力、記憶力下降甚至行為異常,嚴重影響兒童的成長發育。
醜怪玩具造成意識“弱智”
東莞心理高級技能咨詢郝醫師對記者說,喜歡玩“醜怪”是孩子好奇心的一種表現,但造型醜惡的“鬼怪”玩具影響正在成長的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利用“醜怪”在孩子們中間搞惡作劇,輕則嚇得尖叫,臉色慘白,做噩夢、出冷汗、夜驚;重則有可能導致暫時性的精神錯亂和恐怖癥,將來留下心理陰影,許多心理疾病往往就是從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發展起來的。
由於學生本身年齡小,只是由於頑皮而利用“醜怪”惡作劇,他們很難意識到這些恐怖的“醜怪”玩具有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心理醫生呼籲學校老師應有意識地在這方面對學生加強教育和引導。
孩子身心健康非同兒戲
中山一百貨玩具部的主管麥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營玩具不能只圖利,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愉悅必須放在第一位。一些奇特的而不健康的玩具,在某一段時間裏可能很暢銷,但是這股風不會刮很長,這些恐怖或是商業玩具無疑有其新穎和吸引小孩的地方,但它無意識中給小孩灌輸一種庸俗的金錢意識,卻沒有可取之處。作為大的商場,因為這種短期的利潤而違背行規、丟棄社會責任,是不利於自己的信譽的。
玩“伴”怪異影響是非判斷
一位社會學家則認為,孩子的心理和身體都處在成長發育期,對社會各方面的知識有極強的求知欲。而在這個時候,陪伴孩子周圍的竟是恐怖與怪異的“玩具世界”,可能對孩子的是非判斷、美醜辨別起誤導作用。
發稿:200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