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藏之道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 : 大法弟子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万物收敛生机,自然界进入“冬藏”状态。
“立冬”通常是公历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从“立冬”到“小雪”期间的降雨,具有药用价值,故称“药雨”。“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百虫饮此皆伏蛰,至来春雷鸣起蛰乃出也。”意思是,各种虫喝了药雨都要休眠,直到来年春天听到雷声才出来活动。李时珍还说,药雨能“杀百虫,宜煎杀虫消积之药”。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冬季天气寒冷,万物闭藏,人的生活作息也须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具体地说,冬天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户外活动;注意保暖,多吃温补食物等,休养生息,以顺应冬天养藏之道。
中医说“冬不藏精、春天必温(瘟)”。冬天是生命能量潜藏、储蓄的季节,如果冬天过度劳累、耗损精气,来年春天就容易生病。
从五行相克来看,冬水克火,火属心,所以冬季容易发生心血管、心脏方面的疾病。新冠疫情之后,心血管疾病和猝死的现象明显增加。因此冬天更要注意养藏,不动气、不劳心伤神,保持内心平静。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冬天属水,而水在人体上对应肾,因此冬天养肾正当时。“黑色入肾”,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等,都是冬天增强肾气的养生佳品。
祝福读者冬日安康、吉祥如意!
发稿:202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