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最负盛名的的壁画之一「雅典学派(院)」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 |
雅典学派(院)〔The School of Athens〕
1509-1510
壁画,底宽 770 cm
梵蒂冈宫签字大厅,罗马
鉴赏:
「雅典学派(院)」是罗马教皇朱利斯二世在1508年委托拉斐尔装饰梵蒂冈教廷的四个新厅中的签字厅中的一幅壁画。拉斐尔共完成了这个厅中的四幅大型壁画,分别为诠释“神学”,“哲学”,“法学”与“文学”的“圣礼的辩论”,“雅典学派”,“原德”及“帕那塞斯山”,分挂大厅四周,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巅峰之作。这里介绍的是最负盛名的「雅典学派(院)」。此画经近三年完成。当时拉斐尔才二十三,四岁,而米开朗基罗约三十岁,达芬奇约五十五岁。米开朗基罗的名画 “最后审判”,就在隔壁的大厅。拉斐尔的壁画在这两位大师面前毫不逊色,虽然他才二十出头。以他当时的年纪就画出如此对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文化深刻认识的作品,也许是其他大师所不及的。
显而易见,在「雅典学派(院)」这幅壁画的构图上,建筑学与透视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是制造气氛,即布置了展开场景的宽阔空间,向纵深展开的拱门形成了人物活动的空间;二是简洁的构图,把众多的人物按不同的组别加以布置安排。在这幅壁画中,人物、学者、艺术家、哲学家全都被安排在一座宏伟的厅堂内,厅堂用柱子、壁龛、雕像、浅浮雕装饰,这样的布局突出了这个雄伟拱门的寓意及建筑意义。
拉斐尔以天才的历史透视感将古代及古代科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他把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和其他人的模样作为作品中一些人物形象的基础。画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恰可其所代表的学说思想,无怪人说拉斐尔对历史得描绘是这样得心应手,生动具体,简直可以与文字的效力媲美。

A.这位略微丰满的人物即是哲学家-伊比鸠鲁(Epicurus)(341-270BC),他头戴葡萄叶冠,手中拿著厚书在做笔记。这位希腊哲学家主张人的快乐是在追求心灵中永远的快乐。
B.在左边壁龛中,手持古希腊竖琴的是理智之神-阿波罗(Apollo)。阿波罗也是太阳神,象征着和谐与节制。在这他代表哲学的教化与文明之力量。这影像是参考米开朗基罗的雕像作品-TheDyingSlave,这尊作品目前收藏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中。
C.在伊比鸠鲁右下方有一点秃头的,正在一本厚书上写着什么的就是希腊有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c.580-c.500BC)了。目前他对几何学的理论,还在各级学校被教授中。画中,他正对着一群迷惑的人们示范他的理论。他身旁的少年正帮他扶著那块著名的石板,上面写着乐律的原理,毕达哥拉斯也是音乐的化身。
D.毕达哥拉斯上方穿著军服的人,是亚历山大(Alexander)(356-323BC)。他是古代马其顿(Macedonia)之王,也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弟子。与他面对着暗绿色衣服,以手势表达意见的人是苏格拉底(Socrates)(c.470-399BC)。
E.前景,坐在台阶上,肘部支在一张石桌上书写的是–赫拉克里特(Heraclitus)(c.535-c.475BC)。这人物本来在拉斐尔的草图中,并不存在。郝拉克里特是一位有忧郁症的哲学家,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为人们的愚笨而哭泣。图中,他穿著石匠的衣服,外型其实就是米开朗基罗。当初拉斐尔初到佛罗伦斯时,确被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所震撼,所以将他画入画中,表示敬意。
F.这在画中心即大厅中央的两位,左边的是-柏拉图(Plato)。他腋下挟着「蒂迈乌斯篇」、另一手伸指向天,象征着哲学的理论派,他是以达芬奇的形象所画的。右边,一手拿「伦理学」、另一只手臂伸向前方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代表的是自然,实验的哲学。拉斐尔再一次成功地用简单的形象来表达最复杂的思想。
G.这位骨瘦如材,斜躺在阶梯上的老人是-帝欧根尼(Diogenes)(c.412-c.323BC)他是一位讽世者,他恨世人的占有欲太强而住在一个大桶之中,他戏称自己为狗(TheDog)。他的禁欲主义描写最透彻的是,他拒绝接受邀请去参加亚历山大大帝的的加冕礼。而大帝遣人询问有没有任何事可以为老人做时,他说"只要你不要挡著我晒太阳"。
H.在画中右边壁龛中的是智慧女神-密罗娜(Minerva),他代表的是和平与防止战争。在这她也象征对知识的无尽追求。
I.画的右边,躬着身体的那位是希腊数学家,也是苏格拉底的弟子-欧几里德(Euclid)(3rd-centuryBC)。他正在示范他的几何理论,手执圆规量着一个几何图形,而他身旁热烈讨论的弟子们,在理解他理论的精髓。
J.画面右边,背对着我们的是二世纪的天文学家及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emy)他的理论是,"地球为宇宙的中心",他手托著的是地球仪。在他的对面,手托天文仪的是波斯先知-琐罗亚斯得(Zoroaster)(c.628-c.551BC)
K.在托勒密旁的那张脸就是拉斐尔本人了。他是画面中唯一看著外面(观众)的人物,而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拉斐尔将本人画入画中是代表文艺复兴的艺术创作观-"艺术创作是心智的谈话",强调艺术创作不仅是表现可见的形象,而且能表现理念。"雅典学派"让画家也进入学者们的聚会,使始终被当作手艺的艺术登上了智力与学识的殿堂。
「雅典学派(院)」这幅壁画,从整个背景和构图来看,就如同舞台空间一样。观众面对这幅画就如同亲临剧场一般,这完全得归功于透视法的魔术,能以二度空间呈现三度空间的纵深。拉斐尔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变成剧中人物,这两位男主角彷佛正在「表演」一出古希腊思想史。
图中绿线为文艺复兴绘画著名的透视法,您领略了吗?
发稿:200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