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金色池塘》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 |
男主角诺曼是个80岁的固执老头,有着许多老人特有的毛病:糊涂、顽固和不服输。诺曼憎恶破旧的老屋,因为使他想起自己业已衰老的生命;他讨厌淘气的孩子,因为忌妒他们年轻的朝气。他常常会对着来看望他的女儿大声吼叫,老太太就会说“他不是在对你吼,他是在和生活吼,就像一只老狮子,他正在尽力而为。他要找到自己的方式,仅此而已。”当女婿问他80岁是什么感觉时,他严肃地说“80岁,就是比40岁还糟糕两倍!”而老太太则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精心地做着每一天的饭,去采山间刚长出来的草莓,在开满野花的小道上又唱又跳,在找到落水的诺曼和孙子时不顾一切地跳下水;诺曼在心脏病发作奄奄一息时,老太太对着上天祈求“亲爱的主啊,别带走他,你不需要他,他只是个糊涂的老头”……两个可爱的老人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关于相濡以沫和爱情。不禁使人想起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段轶事。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在公园里散步。当那位朋友看到一对依偎在一起的情侣时,十分感叹地说:“还有什么比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更幸福的呢!”戴高乐安祥地答道:“有,老夫老妻。”
也许,真的应该静静地等待时间的自然流变。像那对老夫妻,不再追逐、不再企盼、不再迁徙,听任蔓草堙路,夕照涟漪,能够在那个特别心爱的地方,找到自己为对方而存在着的理由,享受一种回归,一种宁静,一种从容的幸福。影片仿佛使人置身于时光之外,那金色的波光让人热泪盈眶、难以忘怀,那份透入心灵深处的亲切与抚慰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亨利•方达(1905-1982)与凯瑟琳•赫本(1909-)联合主演了《金色池塘》,并双双获得奥斯卡最佳表演奖。
亨利•方达是好莱坞久负盛名的大明星,并长期活跃在戏剧舞台上。他主演过《青年林肯》(1939)、《罗伯茨先生》(1955)等70余部影片。1979年,美国电影研究院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半个世纪来在电影表演艺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所做出的不朽贡献。拍《金色池塘》时,他已重病缠身,身带心脏起搏器,但他高超的演技和对电影艺术的深挚感情,把这个性格怪僻、语言尖刻、80高龄的退休老教授演活了。在奥斯卡之夜,他因身体状况而未出席颁奖仪式。女儿简•方达代他登台领奖。亨利•方达在位于贝弗利山的寓所从电视里观看整个颁奖过程,当时他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同年秋天,这位影坛宿将怀着莫大的宽慰与世长辞了。
凯瑟琳•赫本相貌并不美艳、嗓音也不悦耳动听,而且性格倔强、有点桀骜不驯,但她靠清丽高雅的气质,娴熟自然的演技成为好莱坞历史上艺术生命最长、成就最大的明星之一。《金色池塘》使她第十二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并第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金像奖。在该片中,她与享利•方达配合默契,生动地表现了两位垂暮之年的老人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她扮演的教授夫人埃塞尔,性格开朗,语言诙谐。面对死亡,她既不恐惧,也不自我怜悯,并设法使丈夫不感到恐惧。尽管当时赫本已72岁,满脸皱纹,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但她凭借几十年的表演功底又获得了成功。
编剧:欧内斯特•汤普森
导演:马克•赖德尔
主演: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简•方达
影片曾获第39届金球奖最高荣誉,获第54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金像奖,亨利和凯瑟琳获最佳男女演员金像奖。
电影故事:金色池塘
埃赛尔太太和她的丈夫诺曼向往郊野的幽静生活,离开了久住的喧闹的城市,来到旧居长住下来。
旧居座落在一处金色的池塘边,水鸟嗷嗷,树影婆娑,风景迷人。
埃赛尔年已六十九岁,但仍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而七十九岁的诺曼却正好相反,认为自己寿数已尽,担心自己随时可能突然死去,因而意志消沉,脾气也变得暴躁。
老夫妻俩在金色的池塘边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是,乡间的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没有使老诺曼摆脱忧郁心情。他看到旧居墙上挂着自己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全家的合家欢照片,便想起自己逝去了的青春,想起女儿在身边时温暖的家庭生活。埃赛尔尽力开导他,仍没使他从孤独和感伤中解脱出来。
诺曼八十岁生日的前夕,老夫妻俩突然接到了女儿切尔西的信。信中说她要来为父亲祝贺生日,还要把男朋友,牙科医生比尔也带来。
诺曼听说女儿要来,很高兴。可是再听埃赛尔念下去,女儿和男朋友来后还要再去欧洲旅行,就不愉快,情绪马上变坏。他叫道:“我不愿意他们都来看着我变老!”
切尔西在父亲生日这天回来了。埃赛尔和女儿见面,高兴得拥抱在一起打转转。
但是,诺曼却态度冷淡。女儿进了门想吻他,他却窘迫地直朝后退着步子,使切尔西感到失望。还是埃赛尔过来打圆场,才缓和了气氛。
切尔西把比尔的儿子小比利也带来了。当比利听说诺曼年已八十岁时,不由脱口惊叹:“天啊,真老啊!”触痛了诺曼的心病,气得他直瞪眼。幸好比尔进来了,才把话题岔开。
父亲的冷漠使切尔西很痛苦,自己早已是自立的成年人,可在父亲面前,却总像孩子似的不断被训斥。尽管埃赛尔在父女之间做了不少调解工作,但切尔西还是很不快。
小比利经过几天接触后,倒是与诺曼结下了友谊。切尔西和比尔按原定计划去欧洲旅行把小比利暂时留在父母身边。老诺曼教他读书、下棋和游泳。和小比利在一起,老诺曼时常回想起童年的切尔西,回想起那个时候的生活乐趣,就好像是重温过去的岁月。老诺曼甚至还找出切尔西小时候穿过的钓鱼背心,给小比利穿上。童心仿佛又回到老诺曼身上。
一天,埃赛尔躺在椅子上看书睡着了。诺曼用叶子逗醒了她。然后,在她身边坐下,温柔地解开她的衣领,亲了亲妻子的肩膀。开始埃赛尔还不明白:“诺曼,你这是干什么?”
诺曼一把抱住了妻子,深情地注视着她。埃赛尔突然醒悟:“诺曼,你不再是冷冰冰的了!”
诺曼的忧郁症好了,不再是爱发牢骚讲怪话的执拗老头子了。他和比利形影不离,成天钓鱼找乐,一个乌云密布的傍晚,他俩不顾天气已转恶劣,驾着汽船,驶进水情复杂的炼狱湾,去捉一条被称为“瓦尔特”的大鳟鱼。
两人紧张地拉钓张网,却不料钓上来的是一只死水鸟。比利从死水鸟想到了人的死亡,问诺曼:“你怕死吗?”
诺曼最不愿意提到死亡,他不满地说:“你这算是什么问题呀?……干嘛谁都要成天谈论这类事情呢?”
天完全黑了。汽船在归途中撞上了礁石,诺曼被抛进湖中。他在水中一面挣扎,一面大声呼唤:“切尔西!切尔西!”不由把比利的名字错叫成女儿的名字。
比利跳到水里,将诺曼拖向一块礁石。等诺曼好不容易爬上礁石,比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滑向水里。诺曼抓住比利的衣领,帮他爬上礁石,两人精疲力尽地依偎在一起、像是一对生死兄弟,直到埃赛尔请人帮忙另开出艘汽船找到了他俩。
切尔西与比尔在国外结婚后,结束旅行。切尔西回金色池塘来了。她和母亲在林子里见了面,又兴奋地拥抱起来。埃赛尔告诉女儿,诺曼和比利相处得很好。对诺曼来说,比利是从罗斯福以来最令他高兴的人了。我应该早一点给他租个十三岁的男孩子。
谁知切尔西听到这话却很不高兴。她望着正在远处湖上钓鱼的一老一少,不无嫉妒地说:“我想……他大概当儿子当得不错,比我强多了。”
埃赛尔只得好言劝慰女儿,切尔西仍很不高兴,生气地指着诺曼问:“那个老家伙为什么总不愿和我做朋友?”不管母亲再三解释,她一句话也听不进,硬说父亲是个自私的老家伙。气得埃赛尔忍不住打了她一记耳光:“那个老家伙恰巧是我的丈夫!”
切尔西挨了打,十分吃惊,接着奔出树林,一下跳进了金色的池塘,心里十分痛苦。
湖面上,诺曼和比利还不知道林子里发生的事,正欢天喜地地钓起“瓦尔特”大鳟鱼。
埃赛尔打了女儿后,马上觉得十分后悔。她跑到金色的池塘边,向着水中的女儿解释说,诺曼是非常喜欢女儿的,为了女儿他能够赴汤蹈火。只不过诺曼不善于在嘴上表达自己深深的父爱。她希望女儿明白这一点,与父亲和好。她说:“你父亲已是八十岁的人了,又患有心悸的毛病……你还要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你们之间的友谊呢?”。
切尔西也开始冷静下来,说自己从内心讲是想和父亲和好的,但又有些怕他。埃赛尔给女儿打气:“得了,他还怕你呢。这么说。你们是应该相处得很好的。”
诺曼和比利拖着大鳟鱼走来了。切尔西主动对父亲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深处感情:“我……我想做你的朋友。”
诺曼先是一愕,然后像孩子似地伸出了手。切尔西马上把自己的手搭在诺曼手上。父女俩和好了。
诺曼在女儿面前再也不是个吹胡子瞪眼睛的怪老头了。家里重新充满了欢乐气氛。切尔西答应父亲,自己和小比利回洛杉矶后,一定常来金色的池塘看望父母。她还要求父亲能去他们那儿住住。埃赛尔代诺曼答应了女儿。
告别的那天,诺曼将珍藏已久的自己年轻时的跳水亚军奖章赠给女儿。一家人依依惜别。
转眼秋季又来临。诺曼和埃赛尔准备行李到女儿那里去。
诺曼想把一只大纸箱搬到汽车上去,但心力不支,摔倒在地。埃赛尔连忙拿来药给他服下。
诺曼苏醒过来。埃赛尔这才松了口气,深有感触地说:“诺曼,你知道吗?我这是第一次真正觉得咱们离死不远了……”夫妻俩互相安慰。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水鸟的鸣叫声,诺曼说:“埃赛尔,你听,水鸟也来和我们道别了。”
埃赛尔扶起诺曼,走向突出水面的木台。湖面上,一对水鸟正在悠然划水。阳光照在金色池塘的水面,水波粼粼。
发稿:2003年3月18日
更新:2003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