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巴赫求学的故事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明心网】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巴赫作为天才音乐家而享誉世界乐坛,是当之无愧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在当时并未得到音乐界应有的重视。起初巴赫仅以演奏管风琴和古钢琴著称,在他去世后的70年间,其作品几乎无人问津。这是因为十八世纪末期,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已经形成,当时流行的音乐风格已经转向主调和声,巴赫的复调音乐被视为陈旧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风格。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西欧浪漫主义钢琴家舒曼才在莱比锡的图书馆发现了巴赫的《受难乐》,这部作品由门德尔松在音乐会上演奏后,震惊了当时的乐坛,使得浪漫派音乐家大为惊叹。从此,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并迅速得到广泛传播。

坎坷的求学历程

一、月夜抄谱

在巴赫只有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于是他被带到在附近小镇里当风琴师的哥哥家里。这位风琴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巴赫就在这里跟他学习音乐。当时,印刷或雕刻的乐谱少而且贵,所以买不起乐谱的音乐家只好自己用手抄谱。巴赫的哥哥曾抄过一本当时所有最著名的作曲家音乐作品的手稿,这本谱子非常宝贵,虽然巴赫渴望学习其中的音乐,可他哥哥却说他太小,还欣赏不了这些作品。风琴师总是把这本手稿锁在书柜里,前面还要加上一个铁丝格栅。在每一个有月亮的夜里,巴赫都踮着脚尖悄悄地走近书柜,把那手抄本从铁丝格栅里小心地拉出来,轻轻地翻篇,以免惊醒家人。然后,在暗淡的月光下低头伏在那些小音符上,动手把它们抄下来。他花了六个月时间抄完了这本乐谱。可是,在他第一次弹奏乐谱时,恰恰被他哥哥听见了,于是他哥哥就把巴赫翻抄的乐谱都拿走了。

二、自谋出路

巴赫十五岁时,他哥哥家孩子太多生活困难,所以他开始离家自谋生路。巴赫和一个名叫乔治埃尔得曼的朋友步行了大约二百英里,到了利纳堡。在那里,他们找到圣迈克尔学校的合唱班当了职业歌手。不久,巴赫的嗓子变了声,不能再唱高音声部了,但他当上了排练时的伴奏员并加入了市镇管乐队,在新年节日里走街串巷地演奏。后来,他又成为萨克斯威玛公爵的管弦乐队里的小提琴手。在那个年代里,假如一个贵族喜爱音乐,他就会在宫殿里供养自己的乐队与合唱队,供客人们娱乐。从巴赫时代起,威玛小宫廷里的各位公爵都是音乐家和诗人们的朋友,并且延续了很多年代。

三、步行求学

这期间,巴赫学习了所有能找到的优秀音乐,欣赏了国内所有优秀音乐家的演奏。他经常到汉堡这个大城市去听歌剧和着名风琴师的演奏。由于巴赫很少有钱坐公共马车,所以他只好步履艰难地翻过阴暗的山林,并穿过阳光普照的草地和城镇那漫长的道路。他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疲倦而饥饿。有一次在回汉堡的路上,他饿着肚子坐在一家小酒馆外。突然窗子打开了,从里面扔出两个鲱鱼头。这至少是可以吃的呀,年轻的巴赫连忙爬过去捡了起来。他惊奇地发现每个鱼骨头里都有一个丹麦金币,这足够他买一顿美餐,还可以付下次去汉堡的车费。巴赫也没有机会再遇到这位在他饥饿时曾帮助过他的人。

(音乐共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