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飞天舞 刻划宗教与艺术结晶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6月2日讯】据“中时电子报”2002年5月30日报道,为了说明佛教在大唐文化所占的份量,由交通大学师生共同完成的「虚拟长安」,布置于故宫「天可汗的世界」展场,其中有一段精采的胡旋舞,将于近日改版为虚拟佛教乐舞「飞天舞」的画面,衬托出唐代宗教与艺术结合的盛况,对台湾观众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宗教学者曾指出,台湾的民间信仰属于多神系统,没有完整体系,也看不到西方宗教缜密宏伟的文化结构。唐代虽然也是多元宗教并存,但以佛道为主轴,因此许多文化层面已发展成熟,艺术就是最佳检验指标。

「飞天舞」是最典型的唐代佛像符号,不论是河西古代墓葬壁画以及敦煌壁画,几乎都有「飞天舞」的绘画或雕刻,印证了当时民众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憧憬。因为它见诸河西古代墓葬壁画以及敦煌壁画的比率最高,例如莫高窟现存四百九十一窟,第三二一号莫高窟西壁顶南侧的初唐「双飞天」,都是令人称赞的典范。

佛经中,飞天被称为「香音神」,专司在极乐世界中散布香气。世人模拟存想他们的形态,绘画雕塑了各式各样的飞天舞,最典型的是他们身披两条舒卷自如的飘带,在空中随意起舞,甚至在栉比鳞次的庭台楼阁间自在穿梭。

佛经有关飞天舞的描写,在唐朝结合了现世富饶的生活而发扬光大,因此也具备了入世、出世的双重意象结合。杨贵妃为唐明皇所跳的「霓裳羽衣曲」,取材佛教乐舞「婆罗门」,当中就有飞天的舞姿。有时飞天也和倒弹琵琶的乐舞结合,最佳例证是第一一二号敦煌莫高窟南壁东侧的中唐「乐舞图」。

唐朝工匠发挥高超技术,有时以浮雕方式来塑造飞天舞,只有一小部分身躯附著在石壁上,绝大部分身体和四肢和飘带悬在空中,令人赞叹不已,这些姿态在唐代大展「虚拟长安」中都有模拟呈现,直指人间净土的渴望。自古以来,普罗百姓都在寻找免除恐怖忧碍的彼岸,香音神代表摆脱人间道的苦恼业报,对此刻的台湾民众而言,应该是别有一番深刻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