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因果省思 > 因缘启示

父亲背信弃青梅儿子善解得福报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刘晓

古人是非常重视守信、守约的,一旦违背了,而且造成了严重后果,那么就要受到惩罚。不过,清朝有一个书生之子,却以诚挚之心化解了父亲背信弃义引发的报复,并且还得到了福报。

清朝江都县(今扬州市江都区)某书生,少年时与邻家女孩私定终身,后来竟然违背了约定,另娶她人。女孩听说后,不久就含恨而逝。书生害怕女孩死后前来报仇,于是断绝了科举、求取功名之念。

后来,书生有了一个聪慧的儿子(这里就称呼他为某生),20岁就考中秀才,之后又去参加乡试。乡试一般考3场,每场考3日,3场都需要提前1天进入考场,即初8、11日、14日进场,考试后1日出场。

在乡试第一场的某个晚上,某生刚写完3篇文章,忽然看见有人掀起他的号帘。他抬头观看,原来是一名妙龄女子,对他怒目而视。他心知这必是鬼魂。

自认平生未做亏心事的某生,乃端坐正色,进一步观察女子的举动。女子突然抬手打了他一个耳光,某生愤怒的说道:“我与你素昧平生,何故来此作祟?”女子道:“某秀才是不是你的父亲?你父亲薄情且背信,导致我含恨而死,我已经等了20多年,没想到他竟然不入考场,我无从下手报复,只能报复于你。”

对于父亲的往事,某生略略知道一些,他连忙站起身道:“那您就是我的娘亲了。娘亲要儿子死,儿子不敢不死,但您能听儿子一句话吗?”女子面色稍稍缓和了一些,让他姑且言之。

某生说:“儿子年幼,实在不知道当年发生的详情。如果早知道,您是嫡母,遇到祭祀之日和您的生辰,一定会致礼祭祀。然而我父亲半生辛苦,只有我一个儿子,因此想请您手下留情。如今既知道娘亲的存在,敢问灵柩停放在何处?考试结束后我一定将其迎入祖坟,为您安放牌位,常年祭祀。儿子如果将来仕途上有所进展,当为您求取诰命以报答娘亲的恩德。如果娘亲现在致儿子于死地,儿子也无怨言,但娘亲虽然报了仇,但却于己并无益处。”

女子听罢,默然良久,然后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如果能这样,我别无他求。只怕你也像你的父亲一样,有口无心。”某生遂指天发誓,决不违背承诺,并请女子进入号舍中休息一下。女子同意了,转眼间,就已进入号舍。

某生详细询问了女子的姓氏、里居、亲族及灵柩停放的地方,并一一记下。待问清楚后,女子起身离去,临行前希望他不要忘记自己的承诺。

某生挽留女子道:“儿子有一事相求。娘亲在冥间,可知儿子今科是否能考中?”女子说:“这事自有主管者。第二场考试时,你在明远楼旁唤我,告诉我你的座号,我自会前来。座号太多,我难以寻找。”说罢就不见了。明清科举,各省乡试都在省城举行,其试院称贡院,贡院至公堂前置高楼,名“明远楼”。考试时,巡察官登楼眺望,居高临下,监视考场,提防作弊。

某生考完第1场出来后,急忙将自己所见所说写信告诉了父亲,请父亲尽快在家中为女子安放牌位,并说等他回去后再迎接灵柩。信件发出后,某生将其焚烧,以告之女子。

等到第2场进场,某生就在明远楼附近呼唤女子,告诉她自己的号舍。当天晚上,女子果然来到了他的号舍,面有喜色,大概她已经见到了焚烧后的信件。她对某生道:“你还算诚实。我昨天已经去冥司消案,顺便询问你的科名。冥司说你本应在这场之后才考中,因为你能弥补父亲的过失,正好这场有被除名的,所以将你增补进来。”

考试结束后,某生果然考中了举人。他回家后,将所遇之事当面禀明了父母,他的母亲本来就是贤淑之人,因此催促父子俩去女子家造访,情况与女子所言完全吻合。于是,父子俩将女子的灵柩迎回,安葬在祖坟中。

第2年,某生又考中了进士,女子以嫡母的身份受到封诰。这是某生善解恶缘的福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