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不爱“?保?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这个题目没有排错,一个[国]是简化字,一个[?鴀是正体字。所谓[爱?鴀之[?鴀,这个字是怎么来的,这里说一说;[国]字怎么来的,乃是简化,便似不必多说了。
咱们显然不怎么爱这个[?鴀,还相当嫌它,才搞得不伦不类,简化出个[国]字来。——东洋化,羡慕人家把八划的[或]字简化五划的[玉],放在框框里,意即框框中有一块[玉],照搬,这便是?业腫国]了。
本来[或]字八划,据说简为五画,少了三划后,这个字就容易写、容易认、容易记,文盲就容易接受,在文字学上,又是合乎[文字由繁而简]的[规律]云。是不是这样呢?
草书还要简,只两三笔就可写成[?鴀字,那是中国早有的,合乎[由繁而简]的规律吧?如何不用却偏偏要东洋货,要去做现代仓颉,弄个[玉]字进去呢?
这中间透露了并不爱?淖员靶睦怼⒚环ㄗ栽材翘譡汉字难学]说的矛盾心理。在这个简化的[?鴀字上,倒是表现得相当淋淳尽致!——本此精神,所以就产生了许多现代仓颉,索赔性把[?鴀字写成了一个框框[口],空无一物,[中?鴀[变成了[中口],这是咱们经常见到的。乱写字不以为耻,公然进行。——既可那样简,为什么不能这样简?索性简得它一塌胡涂。
框框中放一块玉,照[六书]的说法,可以是指在盒子里放一块玉吧,或可作[璧]字解,一块宝玉,理应用个盒子装起来。如此作为[?襗之[?鴀则完全脱离了汉字发展的原有道路,在那里[自由主义]一番。
那个[或]字,先时,指邦域的[域],邦域即为领土,后来为了不让人缠误,才[由简而繁],加上[土]旁,变为[域]字,成为[地域]、[邦域]、[疆域]的[域]。
初时因为字少,表意只得借用,[或]又可指为有领土地的贵族、诸侯;又可用作[或者]的[或];又可指[某人],称[或人],也可只用一个[或]字。
如《易经》卦辞[或跃在渊]、[或锡之*(“般”字下面一“革”)带]、[或益之十朋之?]等,就不可解为[或者]的[或],指有大片领地的酋长、大贵族、?酰欢谴覽邦域]土地上衍生出来的,意思已接近[?襗的[?鴀,如解为[或者]的[或],[或人]的[或],那就错了。
[或]字底下一横示一片土地,上有人[口],用武器[戈]来保卫,就照留到现在的字形也可以会意。加[土]旁成[邦域],总之是有[邦域]之[域],加框框便成[?襗之[?鴀,在一个框框中有一个[邦域],或几个[邦域],总之是有[邦域]的领土,立为一[?鴀。[?襗既出现在历史上,文字上焉得没有这个[?鴀字?这个字的笔划加起来是十一笔,须简去三笔,这个字才合于现代的需要,合乎扫文盲的需要,而且这样才使落伍的汉字合理化起来,更说容易写了,是不是很勉强?但从此在汉字中多造了一个字。为何要这样办?因这准备汉字拉丁化,最后要废弃它。
这种简化字造几个还无所谓,一下子造了一千几百个,而且推行,书报刊物印刷都用上,跟着又公布一千几百个(八十年代收回了),这就制造了三千来个麻烦。四九年以前汗牛充栋的正体字(称为繁体,其实不少字并不繁的)书籍没法子看,要看便得再去学习正体字。
笔者就不相信,学习这些简化字,可以比学习原来的正体字,要便利多少倍或省多少气力工夫。可惜没法子造个功率表仪器来测验一下,如果有的话,不见得真的测出省力省事到哪里去,可信压根儿是一样,只是多此一举,却增加了一倍的麻烦。
就说这个[?鴀。不爱这个[?鴀,却去爱东洋货的[国],到底好处何在?框框中放一块玉,是和氏璧雕成的传?簦源讼筢?衣穑咳羲瞪儆谌阌欣煤埽孟惹坝霉煳氖执问氖榧诓还耍昧硗庠偃パб淮危我颜庵致榉撤诺窖ё油飞先ィ咳羲刀钥蛑泻縖或] 不耐烦,藉简而换,把它革掉,那么何不换进同样五划的[民]字,表示框中有[人民]?
爱[国]而不爱[?鴀,令人莫名其妙。谈汉字简化问题,只举一个字来看,或者也就够了。
在香港推行简化字,不过是从徒添莘莘学子的麻烦和负担。是否会用行政手段,加上压力来办,现尚未知。据报有[左校]在教,因为是[左校]。
教的人也有麻烦和负担,有些字颁行了又收回,弄不清是否仍用,抑已变回原状。香港学生本来读正体字的书报,现在因有[九七],多事者可能借题发挥,在教育上给[平稳过渡]、[五十年不变]添麻烦和负担。
大陆各地,纷纷改用正体字,连党?艘财蚧植挥茫虾!段幕惚ā繁ㄍ芬欢扔蒣英明领袖]华国锋改题简化字,但不久即恢复原状。
狐掘狐埋多此一举,大势所趋,相信所有简化字也会像《文汇报》的报头一样。如此方得把已造的[文化分裂]状态弥补。若用推广简化来求[统一],用行政手段继续[左]下去,恐不合时代吧?
港府现在怎么办?为了使中文真正合法使用,已经搞到了一头烟,恐怕也来来及多添名堂。
附:[ 南阳老农 ] 在《新青年学术沙龙》的回复一文
说的很好,鼓鼓掌。
中国文化文字的线条与直观的形象感,充满着对自然精神的整体抽象,它是这个民族对整体的自然精神觉悟结果的承载者。也凝聚着产生这种整体觉悟的认识发生法的制作印记。
他们要在最具有直观的文字整体形象上去理解自然的整体精神,文字只是一种导引,一种路标,一种历史的训练这种整体觉悟的精神发生方法的技术形式。对这种文化文字的歪曲实际上便是对这种认识发生方法的无知,以及废弃。而一个丧失着自己独特的关于世界的认识发生方法的民族便更加是一个死无用处的民族了。他们只能成为整体的多余分子,决不能带来一个有益于整体世界的创造成熟时代。而一切民族的有益于整体的创造成熟时代便只能是他们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个性获得成熟成长的时代,也是他们成为世界的民族之林中的带路人的时代吧。
丢失这种关于世界的认识发生方法的独特个性,这个民族便永无出头之日了,它们的出头只可能是一种恶的出头,决不是一善的出头吧?而恶也只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危害,带来一个整体的制约过程。
中国文字上凝聚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认识发生方法。凝聚一种独特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精神觉悟奥秘。一种建构这个世界的规则。
发稿:200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