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既然搞市场经济,中国政府应该抛弃增长指标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胡少江

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计划委员会主任和财政部长都要报告前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提出来年的增长速度指标。会後的记者招待会上,每当官方的中国新闻机构的记者们授意就这一话题提问时,台上的官员们无一例外的会借机就增长目标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为实施目标所准备的政策、措施等等大肆发挥一番。四年前,新任总理更将确保执政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递增百分之八列为施政纲领的第一条。

在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二十年後的今天,仍然由中央政府确定经济增长目标,这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样做,或是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或是反映其操纵舆论、欺骗普通民众,二者必居其一,甚或兼而有之。我之所以这样说,道理在於,如果中央政府宣布的经济增长指标是认真的、可实行的,那么,它必须有一整套措施确保其实现,而这便需要在资金、物资、劳动力的使用上作出具体安排。在此且不说这种计划安排能否长期有效,只是一旦中央政府真地向此方向努力,那就是典型的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了。中国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反之,如果没有过得硬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中央政府凭什么来确保增长目标?这样一来,以经济增长目标作为施政纲领不是欺世盗名的宣传又是什么?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中央制定了目标,各部门、各地区争相仿效,纷纷制定部门和地区的增长目标。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所谓高新技术产业纷纷将年均增长定为两位数,其他地区所定指标也都无一例外的高於中央指标。各级官僚们不仅以此向中央邀功请赏,而且借此作为控制社会资源、干涉市场运营的合法利器。人们天天抱怨市场上充满了行政干预,统计上已经是系统造假,报刊上满目虚报浮夸。殊不知,这些现象的根源正在於此。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不需要、也没有权力制定经济增长目标。试想,如果市场上的某一种商品供不应求,因而价格上扬,生产厂家认为增加生产会有利可图,自然会增加生产。与此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商也会相应地增加供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政府旨在要求厂家增产的干预都不过是画蛇添足而已。反之,如果市场上供大於求,价格下跌,生产厂商自然会减少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一味追求数量指标,强行要求厂家更多地生产,只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当然,任何政府都应该对经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监测,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汇率对经济进行有限度的、合理的宏观调节。在这方面,成熟而有效的监测指标常常是社会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社会投资等等。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统计乏善可陈。尤其是失业率指标,至今为止中国从来没有公布包括农村在内的全社会失业率,即使公开公布的城镇失业率也与人们所亲眼目睹的情况大相径庭,因此无人相信。

有鉴於此,中国政府实在应该立即停止制定华而不实又容易编造的经济增长指标,而将对经济活动的监测转向那些科学实际而又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指标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