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农民回乡记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暑假我回到了老家,一个被称为革命老区的地方---河北涉县,老实说,景色并未大变,干热的旱风吹过贫脊的山野,正是一幅“农民心中似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图画。其间就得到了一条消息:我们村成了本乡的“小康村”了,从墙上的标语中可以得知。至家中,问起在家中务农的弟弟的生活状况,他摇了摇头道:“难哪!已经三、四年没有‘五月’(即没有夏天的收成--指小麦)了,地里的东西出来,都蚀了本,不够化肥钱,到外面打工,又找不到工作,有工作的,也常受了骗,没挣到钱。”我听后只有默然。半晌又道:“哥,你是城里人,有空的话给我在外面找个活。”
我顿时脸红了起来,自己无有一官半职,位居“老九”,虽说这两年自给有余,但说到这事,我只有“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了。
我只得找话说:“这小康村的事……?”
“还不是乡里说你是你就是,说起来南郭村要比咱村强点,但人家村的人刁,乡里的人不敢惹,就定咱村了,只是这一‘小康’,提留又加了不少。”
“就没有人反映么?”
“怎没有,但乡里说了,这是县里的命令,咱乡不能老是穷吧,都2000年了,不能再穷了,所以就‘小康’了。”
紧接着,我就有幸看到只有在电影里看到的一幕了。下午,有几个中年的和老年的女人气势汹汹的来到院子,(弟弟说这是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弟媳说到:“下午有上面的人来检查,要是问到你办头胎准生证要了多少钱,你要说是1.5元,不然就不给你准生证,让你生不成孩子,记住了吗?”弟媳顿时诺诺连声。我奇怪道:“难道头胎准生证不是1.5元吗?”只见其中的一个老女人转过头来,象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对我大叫起来:“我说呢,原来是老大回来了,这是我们农民的事,你千万别掺合!有空上我家来玩啊!!”临走时又不放心的回过头来瞪了我弟媳一眼。
我问道:“准生证还要钱吗?”弟弟告诉我,头胎要300元;二胎要1200~1500元。并且说三姐准备生二胎,过几天就得到乡里交钱。我大怒,道:“你们为什么不如实向上反映,下午如有人来,我必说实话。”弟弟头也不回的向屋里走着,嘴里说:“没用!!”
结果是整个下午也没见到一个人来,村里也没有人来。
过了几天,三姐要到乡里去交钱,我看了一下,三姐完全符合生二胎的条件,为什么要交钱呢?交的是什么钱?带着这些疑问,我和三姐一块到了乡里。
值班的是个胖胖的基层干部,生二胎的人排着队,依次交着她们生病也舍不得用的血汗钱。交一个钱,那个官员就在一个本子上划一下。当我试着问一下这是什么钱时,那个干部说:“准生证钱,你不懂么!!”我问到:“二胎不是容许的吗?国家政策没有说要交钱呀!”那个干部抬起头,警惕的问:“你是国家什么人?”当得知是“国家农民”时,他就不理我了。
当交了钱,我依在外面的规矩想要点收据什么的东西时,他恶狠狠的说:“没有!!!”就这样,我和三姐稀里糊涂的交了钱,回到家等着发准生证。
之后我到三舅家看望,与他谈起这事,他叹了口气说:“你管不了这事,没用!”我问这钱到哪里去了,他说:“到哪去了?还不是到那些当官的人手里去了。唉,你在外面好哇,还能不断长工资,什么时候给我们农民长工资呀,不求长工资,少要点也行啊!乡里没钱,养着那么多人,上边又不给他们发钱。没办法,还不靠从农民嘴里收刮点!”我说:“难道就没有人管吗?”三舅瞟了我一眼,说道:“没用!!”
转天,我到邯郸市办事,给市纪委打了电话,接电话的同志非常非常客气的告诉我,这事不归他们管,让我到市计生委去投诉。我打了计生委的投诉电话,接电话的一位女同志告诉我准生证是不要钱的,并且表示接到过类似投诉,准备查处此事。我听了很是兴奋。
三个月过去了,我打电话问弟弟情况有什么变化,他说:“交的钱不够了,头胎可能要涨到500元了!!!”
发稿:2001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