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談因果報應思想與古典小說道德教化主題(3)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靜遠

(接前文)

三、報恩思想

古人心目中,“知恩圖報”、“受人點滴之恩,當思湧泉相報”等,都是最為醒目的格言。“有恩不報非君子”、忘恩負義、以怨報德等則歷來為世人所不齒。恩德有很多,養育之恩、救命之恩、知遇之恩、培育之恩等等。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知遇之恩就是慧眼識人,極其信任並委以重任的意思。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心懷濟世安民的夙願,擇仁君而輔之,感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對於劉備的三顧之恩、托孤之重,理當湧泉相報。他臨危受命,忠心如初,獨支大局,力挽狂瀾,直至南中平定,百姓豐衣足食,後繼續輔助後主渴望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後人稱其為“智聖”,把他作為智慧的化身,他高標的人格、忠貞、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一直為後人所傳頌。

再如《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講述了俞伯牙彈琴遇到知音鐘子期,鐘子期領悟其琴中高山流水的意境。鐘子期病故後,俞伯牙以終身不再鼓琴答謝、紀念與知音的“你我千金義”!《老門生三世報恩》講述了刑部官員鮮於同,在老師蒯遇因直諫觸怒權貴被誣陷入獄後,在其他刑部官員多奉承權貴,欲將蒯遇置之死地的情況下,極力為其辯冤,使其無罪釋放。鮮於同後來又救助了蒯遇的兒子和孫子。

而《桂員外窮途懺悔》則教化人們切莫忘恩負義。桂遷因負債被債主逼迫的走投無路時,遇到好友施濟,施濟知道情況後很同情他,就贈送給他三百兩銀子讓他還債,為保全桂遷一家,又讓他們耕種自己的土地。後來桂遷發跡,施家遇到困難來找桂遷求助,卻被忘恩負義的桂遷趕出門外。桂遷當年發誓:“今生若不能報答,來生誓作犬馬相報。”結果這一誓言真的應驗,桂遷的妻兒均暴病而亡投胎成了施家的看家犬。書中評論說“早知今日都成犬,悔卻當初不做人!”桂遷目睹慘狀,每日懺悔念佛,到施家報恩,得免遇難,而此時施家已興旺起來,桂遷後來就一心向善。詩曰:“桂遷悔過身無恙,施濟行仁福澤深。奉勸世人行好事,皇天不佑負心人!”

(待續)

(轉自明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