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養藏之道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 : 大法弟子立冬”標志著冬季的開始,萬物收斂生機,自然界進入“冬藏”狀態。
“立冬”通常是公歷十一月七日或八日。從“立冬”到“小雪”期間的降雨,具有藥用價值,故稱“藥雨”。“藥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百蟲飲此皆伏蟄,至來春雷鳴起蟄乃出也。”意思是,各種蟲喝了藥雨都要休眠,直到來年春天聽到雷聲才出來活動。李時珍還說,藥雨能“殺百蟲,宜煎殺蟲消積之藥”。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冬季天氣寒冷,萬物閉藏,人的生活作息也須順應大自然的變化。具體地說,冬天應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戶外活動;註意保暖,多吃溫補食物等,休養生息,以順應冬天養藏之道。
中醫說“冬不藏精、春天必溫(瘟)”。冬天是生命能量潛藏、儲蓄的季節,如果冬天過度勞累、耗損精氣,來年春天就容易生病。
從五行相克來看,冬水克火,火屬心,所以冬季容易發生心血管、心臟方面的疾病。新冠疫情之後,心血管疾病和猝死的現象明顯增加。因此冬天更要註意養藏,不動氣、不勞心傷神,保持內心平靜。
根據中醫五行學說,冬天屬水,而水在人體上對應腎,因此冬天養腎正當時。“黑色入腎”,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等,都是冬天增強腎氣的養生佳品。
祝福讀者冬日安康、吉祥如意!
發稿:202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