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中國人帶給世界的禮物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圖:孔子畫像。(大紀元)

◎章天亮

【明心網】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中國的四大發明無疑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例如,印刷術的發明,使得《聖經》得以大量刊印,即普通人也可獲得《聖經》,並通過理性研讀來與上帝溝通,由此歐洲天主教會對教義解釋權的壟斷被打破。接下來的宗教迫害使得一批新教徒遠渡重洋來到新大陸,並在這裏建立了美國——這個世界上現今最繁榮的國家。

許多人在推崇著以美國為代表的“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的時候,也許他們並未意識到,這裏還有中國印刷術的一份功勞。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當然遠遠不局限在類似印刷術的“術”類層面,他所孕育的古老智慧使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連續傳承五千年的民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儒釋道”為核心指導的文化。這一文化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周邊的國家,甚至遠至西亞與歐洲,包括法國啟蒙大思想家伏爾泰都自稱是孔子的學生。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一連十天都沒有練習新曲。師襄子說:“你可以學習新的曲子了”。孔子說,“我的技法還沒有熟練”。又過了些時日,師襄又催促孔子。孔子說:“技法我已掌握,但是還沒有領會樂曲中的情感意蘊”。又過了些日子,孔子說:“情感意蘊我已掌握,但是我還沒有體會到作曲者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樣又過了些時候,孔子肅穆沈靜,深思著什麼,接下來又顯出心曠神怡,志向遠大的樣子。孔子說:“我知道了,作曲者膚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深邃而明亮,有著統治四方的王者氣象,這個人一定是周文王。”師襄子聽了,就恭敬地離開自己的座席向孔子拜了兩拜,說:“我老師原來說過,這首曲子叫《文王操》”。

現代人讀到這個故事,不免會懷疑孔子是如何從一支樂曲還原出作曲者的容貌、形象和氣度的。事實上,中國的文化在創始之初便為道家文化。道家對宇宙的認識帶有全息性,譬如認為人的身體就是個小宇宙,日月星辰的運轉會對應人世間的變化等等。從道家思想中發展出的中醫,可以在一只耳朵或一只腳上針灸而治療百病,因為無論是人身體的哪一部份都是這個人的全息縮影。更進一步,看手相、面相、測字等無一不是這種道家思想的反映。這樣看來,孔子從一支曲子還原作者的信息也就不足為奇了。

由此我們聯想到中國的兩句成語——“文如其人”和“文以載道”。所謂“文如其人”固然是指文章中會凝聚作者的全部信息,更是在告誡人要想寫出好文章,內心的修養至關重要。而文章的主要目的也並非為了娛樂,而在於“道”的傳播。

自文章推廣至藝術,任何一個時期的藝術,也是當時人類道德水準的全息縮影。

如果說敦煌千佛洞裏的壁畫讓每個人都能看到天國世界的輝煌壯麗和佛陀的法相莊嚴,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讓每個人都震撼於神開天辟地的殊勝偉大,和耶穌救難脫苦的慈悲胸懷,現代的藝術卻放棄了對諸神的贊美,轉而關註世俗的生活,更甚者則著力渲染冷漠、頹廢和墮落。

在中國大陸,隨著中共對“儒釋道”信仰的破壞,5000年承傳不絕的“大道”隱沒了。一度被政治所主導的藝術,只能用來歌頌戰天鬥地的狂妄和血雨腥風的階級鬥爭,而今天藝術則轉向了對暴政的歌頌、對人際之間勾心鬥角的刻畫、對財富的崇拜以及對欲望的放縱。雖說“文以載道”,但藝術已經無“道”可載。

隨著凝聚了中國“儒釋道”之精華的信仰——法輪功的興起,億萬中國人開始了一場偉大的道德復興歷程。海外的法輪功修煉者們從舞蹈、音樂、美術乃至衣冠飲食等方面全面復興中國的正統文化。這些藝術家們深信要想讓藝術成為千秋不朽的珍品,就要和所有人內心最美好、也是最永恒的本性呼應溝通。這些藝術家以高尚的道德為基礎,創作出展現光明、希望,歌頌神與各種美德的作品。“文如其人”、“文以載道”得到了全新的詮釋。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中,也許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英國開始的機器工業、荷蘭發明的金融業等成為世界文明推進的動力,在未來的世界裏,中國的正統文化將帶動世界的道德復興,並由此成為世界文明得以延續和繁榮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政治、技術和經濟之上的文化,將成為中國貢獻給世界的最好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