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袁氏世範》選譯(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人人有過 有則改之

聖賢尚且不能沒有過錯,何況一般人不是聖賢,怎麼能夠每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呢?一個人犯了過錯,不是他的父母兄長,誰肯教誨責備他呢?不是他的摯愛好友,誰肯規諫勸告他呢?關系一般的人,不過是背地裏議論譏諷他罷了。

品德高尚的君子惟恐自己犯有過錯,暗暗察訪別人對自己的議論,聽到這些議論就會感謝別人,並且考慮改正過錯。品德低下的小人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議論,就愛強行替自己辯解,以至於斷絕了朋友的交往,還有人為此而對簿公堂。

譯者註:《論語》中有個例子,將人的過失比作日食和月食,日食和月食的發生是暫時的,但人人都能看得見,等日月重現光明時,人們還會象原先一樣仰望它們,以此來比喻人有過失在所難免,如果能及時改正,那麼人們還會象以前那樣尊敬他。孔子講:“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人如果有錯而不悔改,那就是真正的過錯了。古往今來,看一看那些有大成就之人,他們大都能“聞過則喜”,知錯就改;而那些文過飾非,不知悔改的人大多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