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舍本逐末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寫的是以農立國的治國方針。當時以農業為治國的根本大業,認為工、商為末業。所以文中“民舍本而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工商業,如此國家難以治理。作者認為人民因務農而生產富足,就不會輕易遷移。反之,人民不從事農業而從事工商業,則農作物減少,就會輕易遷移,這時如果碰上國家有禍難,人民將無心長住鄉土。而且人民從事工商業,會耍弄小聰明,因而狡猾多詐,玩弄法令,顛倒是非。後來“舍本事末”逐漸演變成“舍本逐末”,用來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只重視枝微末節,不知輕重之意。
發稿:2007年10月4日
更新:2007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