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歷史的戰役:即墨之戰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淑萍【明心網】戰國時期,燕國與齊國相比鄰。燕王噲因讓位給燕相子之,導致燕國內部引發王位爭奪的內亂。齊宣王趁機攻燕,殺了燕王噲和子之。後來由於各諸侯國出兵救燕,迫使齊國撤兵,才平息這場戰爭。燕太子平稍後即位,是為燕昭王。他廣招賢士,對內大加改革,積極獎勵生產,做好對齊的復仇之戰。
燕昭王雖想找機會攻齊,但衡量兩國實力相差懸殊,因此,燕昭王采納樂毅和蘇秦的建議,積極爭取與國來孤立齊國;並對齊國表面臣服以松懈其戒心,再慫恿齊國滅宋,以埋下日後聯合諸國攻齊的因子。
齊o⊥豕徊環辣福友喙ㄒ椋鸕裊慫餵K餵笆輾岷瘢幌蚴瞧搿⑶亍⒄勻殛溜亍F朊鶿沃螅溝悶胗肭亍⒄怨叵蹈味窕Q嗑屠謎庵中問疲詬韝浯┧笥嗡擔沼諍透韝岢曬テ氳拿司?p>西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統率六國軍隊攻齊。齊o⊥趺揮邢氳窖喙崍現罟テ耄蚍趾蠡諤叛喙頗保謔墻艏比蚊プ遊歟示溝小K礁鞫虼缶詡盟淮允選?上刖捎諏暾髡劍科吐洌鶻プ右蔡油霾恢侶洌鈧掌刖蟀埽雘⊥醣黃瘸鎏又淋歟ń襠蕉煜兀⑽壯菟薄6氪送保嘟忠閽蚵示肫牘汲橇僮汀?p>樂毅攻克臨淄後,采取廣施恩德、爭取民心的政策,軍紀嚴明,禁燒殺擄掠,並廢除苛捐雜稅,深得百姓愛戴。所以燕軍在六個月之內,就攻取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未被攻克。
隔年,樂毅重新部署,集中攻取莒和即墨。莒和即墨在這種岌岌可危的緊張情勢下,產生了一位救命英雄──田單。田單原本只是齊國臨淄城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因他在一次戰役中教族人將車軸兩端突出部份鋸掉箍上鐵箍,因此得以逃脫燕軍追捕,事後被齊國軍民推舉做首領,擁他為即墨城的將軍。
田單被推舉為將後,為挽救危局,將殘兵七千多人加以整編、擴充;又親自帶頭構築防禦工事,鞏固城墻、挖深壕溝;還將自己的妻妾、族人都編入軍營參加守城。百姓們看到田單這樣與將士同甘共苦,都受到感召,於是即墨軍民士氣昂揚,軍民一心,決定奮起抵抗燕軍。
田單派人到燕國進行反間計,散布謠言說:樂毅借攻齊為名,其實是想控制齊軍自立為王,所以故意緩攻即墨。如果撤退主將,即墨馬上就會被攻下了。燕王果然中計,將樂毅撤換下來,以騎劫代替之。此舉使燕軍將士憤慨不平、軍心渙散。
田單又故意散布說:齊軍最怕割鼻子、挖祖墳。騎劫又中計,所到之處挖掘齊的先人墳墓,對齊人施以割鼻酷刑。即墨軍民至此忍無可忍,個個憤怒異常。田單又將城裏的勇猛壯士全部隱藏起來,只以老弱、婦女登城守門,使燕軍誤以為齊軍只剩老弱殘兵,於是更加松懈戰鬥意志。
田單覺得一切條件都成熟了,開始展開反攻計劃。首先,他從城裏收集了一千多頭牛,給它們披上大紅綢絹制的被服,在上面畫滿了五彩龍形花紋,在它們角上捆縛刀刃,又把灌滿油脂的蘆葦綁在牛尾巴上,點燃它的末梢。然後再把城墻鑿開幾十個洞穴,直通城外。又挑選了五千名壯士,扮成神怪模樣,再令全城軍民準備好鑼鼓,以便夜裏出擊時吶喊助威。
一切布置妥當之後,在一天夜裏,點燃牛尾上的蘆葦,將牛從洞裏趕出去,五千名精壯好漢跟隨在火牛的後面出城。牛因尾巴被燒得發熱發痛,一頭頭狂怒地奔入燕軍軍營,燕軍在夜間被嚇得驚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把牛身照得通明,光亮耀眼,燕軍只看見它們身上都是龍紋,卻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動物,被牛角觸及到的人全都非死即傷。緊接著,五千士兵趁混亂陣勢銜枚沖殺,老弱婦孺也都將鑼鼓敲得驚天動地。燕軍大為驚駭,四處散逃潰不成軍。齊軍最終斬殺了燕軍將領騎劫。
燕軍四處逃命,齊軍在後追趕,所經之處,百姓們都背叛燕軍而歸附田單,齊國所淪陷的七十座城邑又都回到齊國來了。齊國軍民歡喜若狂,聚集到莒城迎接齊襄王返理國政,齊襄王冊封巧出奇招的田單,賜爵號叫“安平君”。
從這一連串的策略,可以看出田單不但有非凡的軍事才智,更有絕佳的創意巧思。他在國家瀕臨滅亡的生死關頭,當機立斷。被賦予重任後,行使反間計,激勵鬥志,堅定守城信心,瓦解敵人意志。最令人驚奇的是夤夜出奇兵,以火牛為前陣。此舉不僅保住了即墨城,更一鼓作氣,乘勝將敵軍逐出。這場戰役創造了以弱勝強、以困制逸的形勢,獲得巨大的成功。特別是火牛主攻戰術,可說中外古今戰爭史上唯一的創舉。難怪司馬遷盛贊田單:用兵“初如處女,後如脫兔”。的確所言不假。 @
發稿:2007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