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成語故事:臨渴掘井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春秋時代,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離開自己的國家,逃往齊國。齊景公問他:“你還這麼年輕,就把國家丟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昭公回答說: “我年紀輕,有許多人愛護我,但我沒有禮遇親近他們;有許多人給我諫言,我也沒有聽從采用;所以演變成對內無人輔助,對外也無人支持,現在已經沒有人真心幫助和扶持我了,討好和奉承我的人倒是不少。這就如同秋天的蓬草,根部已經幹枯,但枝葉仍然美麗,可是一旦吹起秋風,就會連根都被拔起了。”

齊景公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告訴晏子,並說:“如果幫助昭公回到魯國,他會成為賢明愛民的君王嗎?”晏子回答說:“不會如此。愚昧的人常自滿,不賢的人自以為賢能。掉進水裏和迷路的人,原本就不曾去註意路徑方向,直到溺水了才知道探水路,迷路了才會向人問路。這就如同國家面臨危難時,才急忙去制造兵器,被食物塞住喉嚨了,才急著挖井取水來喝,雖然快速行動了,但還是來不及了。”

後來,人們就把晏子後面說的這段話,引申為“臨渴掘井”這句成語。比喻事到臨頭才急忙準備應付,但已經來不及了。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