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清言【明心網】孔子對他的學生們說:“聰明的人喜愛水,有仁德的人喜愛山。聰明的人性格就象水一樣活潑,有仁德的人就象山一樣安靜。聰明的人生活快樂,有仁德的人會長壽。”
子張問孔子:“為什麼仁者樂於見到山呢?”
孔子說:“山,它高大巍峨。為什麼山高大巍峨仁者就樂於見到它呢?這是因為山上草木繁茂,鳥獸成群,人們所需的一切東西山上都出產,並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是它自己卻不從人們那裏索取任何東西,四面八方的人來到山上取其所需,山都慷慨給予。山還興風雷、做雲雨以貫通天地,使陰陽二氣調和,降下甘露以惠澤萬物,萬物因之得以生長,人民因之得以飽暖。這就是仁者之所以樂於見到山的原因啊。”
子貢接著問道:“為什麼智者樂於見到水呢?”
孔子回答說:“水,它滋潤萬物生命而出乎自然,就象是人的美德,它流向低處,蜿蜒曲折卻有一定的方向;就象正義一樣,它洶湧澎湃沒有止境,即使跌進萬丈深淵,也毫不畏懼。它柔弱,但是卻又無所不達,萬物出入於它而變的新鮮潔凈,就象善於教化一樣,這不就是智者的品格嗎?”
“仁者樂山,知(同智)者樂水”是儒家的經典論述。儒家用山的給予和不求索取,象征有仁德的人的品德;用水的柔弱但卻無所不達,象征智者的品格。
發稿:200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