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過去17年資金外逃4000億美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9月11日訊】據明報月刊報道,在外資源源不斷進入中國的同時,國內資本也在加速外逃。1987年之前,由於中國嚴格的外匯管制,外逃資本的規模較小,每年只有幾億至十幾億美元。隨著開放程度提高,外匯管制放寬和其他原因,資本外逃現象日益嚴重。資料表明,中國在1987年至1997年的11年中,資本外逃數額累計達2458億美元,平均每年外逃223億美元。據一位北大經濟學教授保守估計,1997年至1999年,中國外逃資本累計達1000億美元。2000年至2002年三年內外逃的資本超過500億美元。日益猖獗的資本外逃將會危機中國金融的安全,甚至會成為金融危機的根源。因為資本外逃通常會伴隨化公為私的國有資產流失,以及走私、販毒、洗錢、逃騙稅、逃騙匯等違法犯罪活動。
在中國現有的法律環境下,合法的私人財產尚不能得到很好保護,私有財產被無理侵占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資本外逃被認為是其自身保護的有效手段。據一項調查顯示,在北京資產總額超過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私營企業主中,向國外抽逃資本者已占30%以上,而且人數還在上升。
據分析,目前資本外逃的主力軍不是合法私有財產的擁有者,而是那些國有資產的非法占有者。目前仍有4000多名貪汙賄賂犯罪嫌疑人攜公款50多億元在逃,這個數字僅包括官方紀錄的立案的贓款,海外人士估計,如果算上那些沒有立案或暴露的,這個數字也許會翻上10倍、20倍。也有人指出,從中國以各種方式洗的黑錢每年要達到240億美元。
資本外逃的5個主要手段是:假投資、高報價進低報價出、逃匯騙匯、扮成外資外逃,以及通過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咨詢費、培訓費等名義,向外轉移外匯資金。
(中國信息中心)
發稿:2003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