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風雲人物----愛國名將岳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服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南宋抗金名將,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生於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二月十五日,岳飛少時沈厚寡言,勤勞耕業,努力讀書,喜愛《左傳》、孫吳《兵法》。他向周同習武,善射,能挽硬弓三百斤、弩八石;又跟名槍手陳廣學槍法,其技擊“一縣無敵”。北宋末,遼人南侵,少年岳飛,常思報國,立志從軍。宣和四年(1122年),十九歲的岳飛投軍,被任命為小隊長,不久參加了宋金聯兵滅遼,攻打燕京的戰役。1125年,遼國滅亡,金兵入關。

北宋王朝,山河破碎,岳飛目睹家鄉父老流離失所,拍案而起,於靖康元年(1126)再次從軍,臨行,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一生奮鬥的座右銘。


建炎元年(1127),北宋滅亡,高宗即位南逃,自處下級軍官的岳飛,正氣凜然,越級上書高宗,斥責投降派黃潛善、汪伯顏的賣國主張,勸高宗“親率六軍北渡,規復中原。”遭罷職後,他投奔河北招討使張所,張所待以國士,命岳飛從王彥渡河與金人戰。宋軍至新鄉,金兵眾盛,王彥不敢出戰,岳飛獨引所部與金兵血戰,金兵逃遁。岳飛英名揚於河北。建炎四年(1130),金兀術大舉渡江攻宋,勢如破竹,宋軍望風卻逃。岳飛進兵常州,與兀術四戰皆捷,金兵敗走。岳飛緊追不舍,再創敵於鎮江東,又大捷於清水亭,敵人橫屍五裏。兀術趨建康,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敗兀術,兀術奔淮西,岳飛收復建康,保全了南宋江南半壁江山。這時岳飛已擁有四萬人的“嶽家軍”,成為威震四方的抗金名將,時年僅二十七歲。收復建康後,岳飛轉戰江南、湖南和福建等地,平滅了李成、張用和曹成等“軍賊遊寇”,穩固了南宋政權。

紹興四年(1134),金人與金人扶植的北方偽齊政權,聯兵大舉攻南宋,攻占了長江中流襄陽六郡。岳飛北進,一鼓作氣攻下鄧州(今河南南陽)、襄州(今湖北襄陽)、郢州(今湖北鐘翔)、隨州(今湖北隨縣)、唐州(今河南唐縣)、信陽府(今河南信陽)等六郡。紹興六年(1136),宋軍在主戰派大將張浚主持下,岳飛、韓世忠等諸路大舉北伐。岳飛出鎮襄陽,聲東擊西,命牛臯佯攻,自己親率主力向西北進攻,五戰皆捷,很快收復伊陽、洛陽、商州、虢州,進圖陳、蔡,黃河南岸,中原大地,人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大大小小幾百支義軍紛紛響應,黃河以南大片土地為宋收復。

紹興十年,金人再渡南侵,攻圍拱、亳,岳飛奉命馳援。岳飛命梁興等率輕騎偷渡黃河襲擾金人後方,自己率主力直趨中原,連克郾城(今河南郾城)、潁昌(今河南許昌)、陳州(今河南淮陽)、鄭州、洛陽等地,一路勢如破竹,金兀術連連敗退。岳飛在郾城大破兀術精騎“拐子馬”,又在朱仙鎮大敗金兵主力,兀術退守開封不敢出,金人奪氣,宋軍士氣高昂。但是宋高宗和秦檜卻把岳飛的勝利作為向金人乞和的資本,一日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岳飛迫不得已班師,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這次班師不僅使岳飛“精忠報國”“收拾舊山河”的理想化為泡影,而且遭到厄運。金人恨透岳飛,勾結秦檜,要挾宋朝殺害岳飛為和議條件。宋高宗明升暗降,調岳飛為樞密副使解除兵權,接著以“莫須有”罪名以謀反罪殺害岳飛及其子岳雲,以及張憲等部將。紹興十一年(1141)十二月二十五日,岳飛被奸臣秦檜毒死在臨安大理寺的風波亭。岳飛臨終在萬俟等人炮制的“供狀”上寫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表達他蒙冤受誣的無比憤慨。這一年岳飛年僅三十九歲。一代,人間英傑,就這樣隕落了。

以下便是著名的“滿江紅”。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